特区记忆(十三):那些年,特区发展的“软实力”
从湖里打响“第一炮”开始,特区建设就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特区的建设就像筑巢引凤,有了基础建设这样的“硬实力”,还需要能招商引资的“软实力”。今天(13日)的《特区记忆》系列报道,我们继续翻阅城市相册,去了解那些年我们是如何谋发展,搞建设的。
原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 吴祖尧:我是1981年来到了厦门,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这张照片就是1983年,我带着一位德国客人参观南普陀的时候拍摄的,最开始的时候,工作上一边要参与制定可行的招商优惠政策,一边还要当翻译,以便吸引外商来厦门投资。
1986年1月《厦门新闻》:现在在湖里工业区注册的企业将近40家。
原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 吴祖尧:那个时候想不到厦门变化这么大,厦门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来厦门投资的客商也越来越多了,产业园区也越来越多,展现出了特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厦门建发报关行原总经理 王晖:建发报关行是在1992年成立的,是厦门首批口岸代理报关企业,在此之前,企业自理报关不仅耗时久,申报也不够专业,当时报关行的出现可以说给企业带来了更加专业、便捷、高效、规范的报关服务,当时对特区的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帮助。到现在这个行业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报关行数量不断增加,电子口岸、无纸通关已经实现多年,企业可以自行完成这些申报工作,报关行的服务也在不断变化和延伸。
厦门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魏观宇:这张照片是1997年9月8日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首期工程的奠基典礼。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建成投入使用,难度很大,基本上我们都要泡在工地里,经过努力,2000年(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招展招商情况都很好。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从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到目前在筹划建五期,展览数量从2001年的17场,增长到目前的(一年)170多场,会议400多场,总展览面积230万平方米,会展业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厦门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会展业的一员,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