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天(15日)公布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教育领域更大范围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事项中,将对“实施中等及中等以下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批”“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审批”等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优化审批服务的方式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比如,在社会组织申请筹设或正式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时,不再要求提交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该社会组织近2年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结果等材料。
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事项中,举办实施中等及中等以下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直接取消审批,不再向教育部门申请办理筹设审批,直接申请办理办学许可。对实施自学考试助学的民办学校,审批改为备案,即取消办学许可申请程序,改为备案管理。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教材
日前,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目的是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大领域30个核心要点。
《指南》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依据学科特点,选取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有机整合融入学科教育,并注重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生成性,将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有序铺开。
小学阶段主要进行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初中阶段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健康行为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