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布 同安莲花镇榜上有名

厦门日报 2021-11-06 08:17:24

2021-11-06 08:17:24

11月,同安区莲花镇的高山茶园依然绿意盎然,美似一帧彩图,让游人流连忘返。日前,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公布,莲花镇榜上有名,更为同安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一抹安定祥和的亮色。

苦练内功,静待花开。作为乡村治理全国样板,同安区持续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凝聚党员干部、乡贤群众、社会资源等合力,以“微治理”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乘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近期,同安区深挖自治组织潜力,探索“邻长制”、“高山议理堂”、乡贤“议事厅”等多元共治新模式,同时全市首创推出“英烈后代关爱卡”,关心关爱英烈后代,传递着银城正能量。

如今,在同安各个农村,一幅幅宜居宜业、和谐有序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有力】

基层多了“手和眼”

知情办事更顺畅

“‘邻长制’就是我们长在基层的手和眼。”昨日,面对得到妥善照顾的偏远山村老人,同安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杨艳忍不住感慨。原来,9月初的一个台风天,正是“邻长制”帮她发现安全隐患,还解决了难题。

那天,莲花村“小邻长”叶建省上报:独居老人叶大爷不仅家中墙体出现了裂缝,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痛风了,生活不能自理。避难场所的条件不足以照顾老人,杨艳犯难了。叶建省带着小杨敲开隔壁村民小叶的家门。原来,叶大爷和小叶不仅是邻居,还是叔侄俩,小叶家中正好有空房可以临时安置叶大爷。

说明来意后,小叶表现得有些犹疑,但是又吞吞吐吐。还是叶建省代替小叶将顾虑和盘托出:小叶自身是低保户,无法承担照顾叶大爷的经济开销,也介意叶大爷不讲个人卫生。

摊开了就好办。杨艳立马向小叶保证,叶大爷在小叶家中暂住的开销不用愁,镇里会送上米面粮油,至于叶大爷的个人卫生问题,大伙儿也会提醒他。

“有‘邻长’在,我们不仅更了解基层情况,做工作时也多了一个突破口,事半功倍。”杨艳说,像小叶这样的小辈,总有些顾虑是不方便自己开口的,由“邻长”帮他说,既不伤情面,也能解决问题。

“邻长制”以居住临近的10户左右居民为标准划分邻区,每个邻区选出一名情况熟、威望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村民代表作为“邻长”,履行乡村治理“八大员”职责,形成“以邻为轴、责任到人、监管有力”的乡村治理模式。目前,“邻长制”已在同安多个村庄试点成功,正向全区推行。

【有序】

田地间有“调解室”

案结事了多和气

军营村村民洪某成怒气冲冲。他憋着一肚子火,给村里的调解主任高荣球打了个电话。“你看杨某葵家的屋檐突出那么多,一下雨,雨水就全顺着屋檐滴到我的田地。”一听洪某成的口气,有着多年调解经验的高荣球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经证实下雨确实会影响耕作后,高荣球约来了杨某葵。刚开始,杨某葵也丝毫不退让:“我的房子按审批建设,又没占用他的地。”“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军营村还是全国文明村,大家更要和气生财。”高荣球先打起感情牌,激发双方的文明自豪感,随后,又摆事实讲道理:分田到户在先,房屋建设在后,虽然有审批,但事实上确实影响了洪某成的耕种。

见杨某葵不吱声,高荣球又建议双方把田地置换一下,一来纠纷解决了,二来老杨耕作也近,管理更方便。

把“调解室”搬到“案发”现场,是同安区对“高山议理堂”机制服务的延伸。2019年11月,同安法院联合区司法局、莲花镇政府设立集纠纷化解、普法宣传、道德评议为一体的基层矛盾调处中心“高山议理堂”,辐射莲花镇高山茶乡区域9个行政村,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高荣球告诉记者,为了让服务更接地气,调委会更是把“议理堂”搬到村民田地间、家门口,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的纠纷点,有效化解村民间纠纷,做到案结事了。

【有为】

乡贤主导“议事厅”

大事小事都能议

邀约乡贤,聚集乡贤,依靠乡贤,蔗内村也走出了一条由乡贤带领村庄发展,引领村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李志坚是蔗内村村民们请回来的乡贤书记。回乡后,他干了件“大事”,将近30个热心村务的乡贤聚集起来,成立了“乡贤蔗内情”微信群。凡村务大小事,都在群里议一议,群策群力,共谋出路。

古茗山百果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2015年,由乡贤们牵线搭桥引进的厦门为禾而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了蔗内村的山地,建设古茗山百果园,从此,村集体不仅占股30%,还带动了1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71岁的李文法就在百果园上班,负责除草、施肥、套袋等工作。他说:“我这个年纪,出去打工人家都不要,而且下山一趟太远了,不方便。现在我每天就在果园上班,一天工作时间不长,还可以赚160多元,好着呢!”

同时受益的还有村民李宝全。他的果园就在百果园后山1公里的地方,因此常到百果园坐一坐,向公司的技术人员请教先进技术。他说:“技术上来了,水果的品相、口感都提升了不少,我明年还得把面积扩一扩,多种一些。”

乡贤群不仅关心村庄的经济发展,也关注青年人的个体发展。乡贤陈海泳观察到,农闲时,村里总有一些年轻人无所事事,容易沾染不良习气。在微信群里一合计,大伙儿就纷纷安排这些年轻人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提一提精气神。“我一共带出去了20多人,根据他们的性格脾气安排工作,现在大多成长得不错,还有一些年轻人成长起来后,热心家乡发展,回乡反哺。”陈海泳说。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