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两种新物种

央视新闻、新福建 2021-10-30 14:56:40

2021-10-30 14:56:40

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居世界大陆区系前列。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正在进行。10月30日,调查团队公布第一阶段调查成果,其中有一个重大成果,发现两种新物种:两栖动物新物种——武夷林蛙,以及大型真菌新物种——多形油囊蘑,均已在国际生物分类学权威期刊发表。

据了解,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环境多样,自2016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已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凤仙花、武夷山对叶兰、武夷山孩儿参等5个新物种。这次两个新物种的发现,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据了解,今年4月以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建省林业局的指导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全面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系统开展生态系统,植被、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水生生物、昆虫、微生物等本底调查,掌握各类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摸清生物资源家底。

调查启动以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等2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开展了50多次多学科实地调查。目前,已完成调查样线863条、样点2307个,采集标本1万余号。调查发现了两个新物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4种,武夷山新记录种122种。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分别为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斑喙凤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包括藏酋猴、中华鬣羚、黑熊、白腹隼雕、松雀鹰、画眉、大鲵、虎纹蛙、眼镜王蛇、金裳凤蝶、拉步甲、阳彩臂金龟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为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0种,包括中华猕猴桃、鹅掌楸、福氏马尾杉等。

国家公园在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国家代表性和生态重要性,摸清生物资源家底、掌握生物多样性状况是全面提升国家公园建设和管护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本手段。

新闻多一点

雨神角蟾:

该新种的发现源自南京林业大学外籍教授凯文等人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科研活动时的意外发现,此后经过连续两年的搜寻和标本采集,最终鉴定得名,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ZOOTAXA》。广义角蟾属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以及印度东北部、东南亚等地,是角蟾科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

福建天麻:

2018年8月,研究人员在对福建本土植物开展调查期间,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中采集到一种未知的天麻。经过与形态相似植物的详细比对研究,研究人员确认该植物为天麻新种。在形态上,福建天麻花朵呈绿褐色,花被筒外表面多疣状,花瓣圆形,唇缘扁平,基部长1至2毫米,有3至4红色结节状附属物。

武夷凤仙花:

浙江农林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的凤仙花科新种——武夷凤仙花,主要分布在大王峰、天游峰、水帘洞、莲花峰等地点,生长于林下或林缘潮湿的地方或岩石表面,海拔在220 米至430 米之间。武夷凤仙花目前只发现分布于武夷山。

武夷山对叶兰:

福建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的野外考察中发现的兰科新种——武夷山对叶兰,主要生长于肿节少穗竹、多脉青冈和南方铁杉林下,海拔约1831 米。

武夷山孩儿参:

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罗萧和福建农林大学陈世品团队发现于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岗山落叶阔叶林。从形态学上看,该新种与异花孩儿参相近,但可通过匍匐茎、茎上的毛、较小的叶片、较短的花梗和具有2个花柱的子房来区分两个物种。在连续两年的调查观测中,其性状稳定。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