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区同行】文明篇(三):图书馆,见证城市发展的书香绿洲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也是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阵地。自1919年创办以来,厦门市图书馆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流金岁月,为万千读者提供阅读服务,成为城市里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今天的《与特区同行》系列报道,我们一同来关注市图书馆的变迁。
市图书馆原副馆长 江林宣:那时候藏书量大概有40万,那么多没地方放,书架都排到屋顶了,起初很困难,因为当时是闭架的,(工作人员)起初都像猴子一样,在书架上面跳来跳去为读者找书。
年过七旬的江林宣,是厦门市图书馆的老馆长,从上世纪70年代到馆工作以来,他见证了馆舍的几度变迁。当时的市图书馆设在中山路,馆舍面积只有1800平方米,读者不能进入书库,借阅书籍也只能带回家后阅读。直到1988年,市图书馆兴建总馆综合楼,搬迁到公园南路2号,浩瀚书海才真正对市民读者敞开了“怀抱”。
1991.08.02《厦视新闻》:由香港同胞杨贻瑶先生捐建的厦门图书馆综合大楼主体工程最近竣工,昨日起部分开始对外开放。
上世纪90年代初,新大楼启用后,市图书馆不仅藏书量变多,面向的读者人群也不断扩大。随着到厦门务工的外来建设者越来越多,图书馆取消了原本仅限本地市民办理借书证的规定,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许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从此找到了更具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市图书馆原副馆长 江林宣:因为很多工作人员是外地调来的,他们提出我们厦门外来员工那么多,应该改革,所以我们就一律都可以(借阅),只要来厦门都可以办。
2007.03.01《厦视新闻》:今天上午 位于文化艺术中心的厦门图书馆新馆正式面向市民开放
进入新世纪,随着市民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入快车道。2007年,市图书馆迎来了全新的变化。从公园南路45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到25000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馆区,全开放式的阅读空间、全自动借书检索机器、电子阅览区,都让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每逢暑期,图书馆更是“一座难求”,每天接待读者超过一万人次。为了让更多市民群众品味书香,市图书馆除了开通分馆扩大辐射范围、建立街区自助图书馆以外,还陆续推出了“飞鸽传书”、电子书借阅、汽车图书馆等创新的便民服务,让文化资源更靠近市民家门口,甚至把书籍直接送到读者手中。
市图书馆副馆长 薛寒秋:尤其是岛外的,像一些学校、居民社区,他们不太方便去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我们就开通了大概十几个点的汽车图书馆,定期去上门服务,读者可以在上面办证,包括借书还书等等。
2018年正式开放的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则为文化跨岛服务插上了翅膀。这个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设计藏书量达到300万册,为读者提供了更先进的互动式阅读体验,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
市民 徐先生:我是一个在准备考研的学生,现在搬到集美,这个集美新馆建成后,也是很方便我平常的学习复习,就在地铁站旁边,交通也很便利。
市民 赖女士:有很多高科技的体验区、影音区可以看电影,借阅电子图书也很方便。
从中山路旧址的简陋馆舍,到如今在全市建立14个分馆、128个街区图书馆,市图书馆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不同年代的城市书香,也折射出厦门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