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执法检查视察
今天(14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视察。
执法检查组先后视察集美区马銮湾片区闽南文化博物馆、海沧区青礁院前社妙吉祥制香技艺传习中心。据了解,去年6月1日起施行的《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提出,厦门应当设置闽南文化集中展示中心(闽南文化博物馆),目前该馆选址马銮湾西滨村,占地面积约11.5公顷,除了现有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和多处历史风貌建筑外,还计划把其他区域的历史风貌建筑迁入,建成后将集闽南文化展示、研究、传习、体验、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
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紧扣保护发展办法开展多场视察和调研,并深入思明、集美、同安等区实地察看保护发展情况。
执法检查组认为,办法自2020年6月1日施行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闽南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认真落实法规,成绩可圈可点。视察组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保护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厦门实际,加大力度推动法规规定落细落实落地,助力我市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要进一步健全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完善闽南文化保护名录,推动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街接;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保护发展原则,及时总结推广保护传承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予以适当补助、资助,积极提供支持;要持续加大闽南文化宣传力度,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市人大代表 林秋红:建议以后如果是牵涉到有整村拆迁,这种文化民俗的保护要加强,就是集中一个地方给它安置起来,可以很好去活化利用。
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委员 黄慧玲:一个就是(传统技艺)自身也要融入一些科技的元素,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百姓的需求。还有一个政府在可以的情况下,要真的实实在在地支持,比如说资金上的扶持或者地点(场地支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