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下半场,残奥健儿也应该被看见

澎湃新闻 2021-08-28 09:24:15

2021-08-28 09:24:15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巴黎展示了让人惊艳的8分钟,也把世界的目光引向下一个举办城市。奥运冠军们可以期待自己短暂的假期,但是对东京来说,这次奥运会还没有结束。8月24日晚,东京残奥会开幕,对主办方和志愿者来说,这是奥运会的下半场。2019年我在东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组织者安排的有一半都是和残奥会相关的主题。尤其是志愿者,残奥会更需要他们的服务。

一个比较现实的情况是,残奥会的关注度确实要比奥运会低。比方说,很多残奥会的比赛没有直播,我们虽然想关心但有时候看不到实况。对中国人来说,印象深刻的残奥会可能还是2008年的北京,因为中央电视台承担了向全球输送转播信号的任务,国人也能在电视上观看大部分节目。

缺乏转播,并不意味着残奥会“不好看”。我看过一次盲人短跑比赛,在陪跑员的带领下,运动员全力冲刺,她的速度比我快得多。这样的场面让人感动,因为对盲人来说,每迈出一步,都要克服内心的不安,全力冲刺,内心要克服多少恐惧?

朋友在华西医院的操场跑步,经常能看到伴跑员陪着旁人跑步。从操场上的练习到残奥会的赛场,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也勾勒出“盲人跑步”这项运动的面貌。

社会上有相当多的残障人士,但在城市里我们见到他们的概率并不算高。显然,这是因为残障人士出行还要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方便。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谈论残奥会,就有着特别的意义。我甚至认为,和夏季奥运会相比,残奥会更接近奥运精神。

现代奥运会既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商业和利益的景观。运动员获得冠军,就意味着获得巨大名望。而为了获得优胜的成绩,像短跑、游泳这样的项目,时不时会曝出兴奋剂丑闻。很多人感叹,职业体育的商业化味道越浓,就越偏离体育原有的精髓。

今年,国际奥委会在“更高更快更强”外加上“更团结”,这有疫情的原因,也是对世界发展危机的一种洞察。但是,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残奥会上,会发现残奥会最重要的特征正是“更团结”。

以盲人足球比赛为例,运动员需要动用听觉来判断球的方位,守门员要敲击门柱,来和自己的队友沟通。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度,也需要全场保持安静,观众都会屏住呼吸,这让他们更加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在场上战斗。在那一刻,他们也能够体会到盲人生活中所面临的处境。

和一般运动员相比,残障运动员不但要克服更多困难,也需要更多的协助。他们需要家人的支持,有的参加比赛都需要照顾;他们需要团队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撑。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团结性。

如果我们把奥运精神理解为超越自我而不是战胜对手,理解为克服人类身体的局限,展现出身体的可能性,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追求成绩,我们就必须承认,残障运动员在精神领域是无比强大的。在看残奥会的比赛时,我们会感到震动,有时候又是惭愧,因为会发现自己的脆弱。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人类不向命运屈服的斗志,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与对手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自我的超越。这可能正是奥运精神的写照,它是最激昂的,又是最和平的。所以,残障运动员不一定能取得耀眼的成绩,不一定能奉献精彩的表演,但他们高贵的精神,值得被我们看见。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