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开学,看“双减”:当双减遇上“城乡” 难度会升级吗?
距离9月1号秋季开学还有5天的时间,我市的中小学也正在做着开学前的准备工作。这个开学季,是特别的,因为它将正式吹响“双减”政策的号角,而作为这轮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学校、家庭、社会培训机构等等,大家会如何应对?那些迷茫什么时候能揭开云雾,那些焦虑又能不能变成期待?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迎开学,看“双减”》在这个特别的时期,观察厦门的教育,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当双减遇上“城乡” 难度会升级吗?
为什么《迎开学,看“双减”》的第一站,我们要来翔安呢?每次聊到关于教育的话题,我总是自动带入城市背景,但位居岛外的翔安不仅有城区,还有农村。目前,翔安区有近100所中小学,其中,农村完小近50所,正好占了一半。
翔安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 林东荣:农村、城乡跟城镇、城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城里面的学校会相对比较集中,农村的学校会相对比较分散,另外一个在农村的学校当中,可能大部分都是农村的一些留守儿童。
“双减”对于当下的教育界是一个新课题,放在翔安这样一个“城乡”环境里,它的难度显然会提高。就拿“一校一策”来说,在翔安,每所学校设计、制定的政策,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
翔安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 林东荣:对我们城区的大学校来说,它的需求第一个就是作业的需求,我们控制总的一个作业量,对农村的学校来说,他们其实更需要是一种做好辅导的工作,因为本身孩子可能基础比较不好,所以我们如果把他留在学校里面,那我们老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辅导他们。我们现在也考虑说类似于像这种农村完小,我们可能会用走教的形式,就是由中心校或者是城镇优质的老师,这些艺术老师,通过走教,尽量能够满足我们孩子不同的需求。
林科长建议我们,可以先去城区的学校里看看。正好新学期,翔安区有7所新学校将正式投用,它们将从“零”开始,面对“双减”。
(校本培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备课,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有效地备课。
新学校迎接新政策 从“零”开始全力以赴
开学在即,翔安区翔城小学的老师们,正在抓紧备课。因为是一所全新的学校,一方面老师们对即将到来的学生,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双减”背景下,课堂内的教学质量成了关键。老师们能拿出一个让学生、家长都满意的课堂吗?优质的教学质量又能延续到课后吗?
翔安区翔城小学校长 肖珩:因为他们要备的课程里面就包括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现在“双减”政策出来以后,我们的家庭作业又要求基本要在校内完成,所以说我们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着重强调的是我们如何落实作业,另外一个,我们的作业量要做控制。
学生们的课业压力被控制在了课堂内,但老师的压力却在增加。翔城小学目前招收10个班,学生人数405人,教师人数22人,师生比例为1:19。之前,翔安区的课后延时服务覆盖率为46%,而这个新学期,延时服务将覆盖到所有学校。
陈子然是翔城小学的语文教研组组长,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她坦言“压力山大”。
翔城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陈子然:我们可能这部分(课后延迟服务)的时间原先可能是用来备课的,可能改作业的,那现在可能要把这些时间改为辅导学生,那我们可能就要把备课的时间,批改作业的时间往后移占用到其他的时间。对老师来说应该一直都挺有压力的吧。不管是对孩子,对自己的职业个人发展还是说自己的家庭,还是外界的压力,其实都一直都有压力。
翔安区翔城小学校长 肖珩:我们既会考虑到让老师参与课后延时,同时我们也考虑,比如说社会力量,比如说我们青少年宫的这些有特长的老师,我们让他进入学校来做我们的校本课程。
虽然校园里还是一片寂静,但在这里,你已经能感受到新学期带来的兴奋和压力。城区里的翔城小学正在全力以赴,那么更远一点的,那些田埂旁的农村学校又要如何迎接“双减”?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