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小康丨青海加牙村:匠心织就古老藏毯新未来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国家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也是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回望2021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地方考察中走进田间车间,情系百姓乡亲。人民网记者通过回访总书记考察过的特色产业,描绘各地人民以实干圆梦小康、用双手成就幸福的壮美画卷。
守艺40余年,杨永良从未对加牙藏毯如此自信。
“这两年村子里有织架的人家又多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传承人杨永良讲述的已不再是养家糊口与传承技艺的无奈,而是乘政策东风,培养更多匠人的从容。
6月7日,习近平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生产车间,习近平察看原材料、生产流程、产品展示,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对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表示肯定。
“青海发展特色产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要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加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习近平强调。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加牙村,编织藏毯铁梳子拍打纺纱的声音已跨越几个世纪。
这曾经是加牙村村民赖以生活的手艺——特有的厚密的青藏高原“西宁大白毛”绵羊毛;提取自矿物质及植物的天然染料;独特的“八字结”编织手法……风格独特的花纹让加牙藏毯逐渐享有盛誉。
10尺见方的绒毯上,既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回字纹,又有隋唐时期的宝相花图样,更有藏族喜欢的八宝纹样、回族喜欢的花草纹样……一块小小的藏毯成为青海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最好见证。
上世纪80年代,加牙村藏毯享誉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出口尼泊尔等地。在杨永良记忆里,那几年织机常常日夜不休。
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造成冲击,加牙村无数个像杨永良一样的织匠也赶上了最艰难的时期,“太难了,随着山东、河北的大织机来到西宁,手工织毯的技艺慢慢被放弃,村里人只想着种地打工养家糊口,织架不是被劈了当柴烧就是砸了卖废铁。”
举步维艰时,杨永良依旧选择了坚持,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也逐渐迎来“春天”: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建立……
而杨永良的作品、名片也被放在博物馆、旅游景区和宾馆酒店,很多游客慕名来到传习所下订单。“下单的多了,我就把订单给其他村民做,或者让他们来传习所,我给开工资。”在传习所“打工”,一天130块钱,村民杨启花很满意:“上下班时间都比较灵活,还能照顾上家里的孩子。”
只带动一个村的村民增收致富还远远不够。近年来,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持续开展传承人研习培训班,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促进加牙藏毯乃至整个西宁市非遗创新工作,强化非遗融合赋能,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
“为传承地域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我们举办两期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培训班,力争让35名零基础农民学员独立编织地毯。”西宁市湟中区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毛迎霞介绍。
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磨合,传统的加牙藏毯早已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我们和大工厂之间从来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杨永良发现,传统织艺需要学习大工厂走在时代前沿的设计理念,大工厂则需要加牙藏毯深厚历史文化的加持。
如今,杨永良也有像高文兰这样来自大工厂,且熟悉机织、手工枪刺、传统手工编织等各种藏毯织造手艺的徒弟。编织技术多样化,基本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也有专业的设计团队,让藏毯在样式、造型、用途上有更多的创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传统技艺重焕新生,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投身其中,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与致富增收相得益彰。
青海省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马丽雅认为,“基于省情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产业链升级,将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应以特色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6月,杨永良又接到给一家地毯厂做技术顾问的邀约;高文兰的天然毛纱藏毯还未正式推出就已收到订单。匠心织就古老藏毯新未来,再次焕发生机的传统技艺惠及更多农牧民,助力幸福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