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到底方便了谁?专家建议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法制日报 2021-07-10 08:14:03

2021-07-10 08:14:03

原标题:扫码点餐收集个人信息完全没必要

● 近年来,许多餐厅都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消费者只需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即可下单,大大提高了用餐效率,同时也带来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老年人用餐难等新问题

● 餐饮企业应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相结合,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 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市场监管职能,开展餐饮行业提醒检查,将引导提示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及时依法依规处理扰乱市场秩序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前两天,北京市民徐冰来到北四环外一家综合性商场,在一家米线店坐下后,打开手机“扫一扫”桌子右下角的二维码准备点餐。但扫码进入点餐页面后却提示,要获取微信个人信息,包括昵称、头像、地区及性别等,加入会员才能操作点餐。徐冰叫来服务员想拿菜单点餐,又被告知没有菜单,只能扫码点餐。

“扫码点餐本来是件好事,方便消费者,现在被有些饭馆弄得很复杂,还要加入会员收集个人信息,不加入还不行!”徐冰气呼呼地向《法治日报》记者抱怨道。后来,他换了一家饭店吃饭。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天津多家餐饮店,与10多名消费者交流发现,一些餐饮店特别是快餐店,扫码点餐时都存在不加入会员、不微信授权就无法点餐的情况,大多数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徐冰的烦恼。

两位法律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扫码点餐,完全没必要收集个人信息。按照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扫码点餐时,如果商家希望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或注册会员等,应当给予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扫码点餐成为标配

越来越复杂难适应

徐冰之所以不愿意先注册会员再扫码点餐,是因为有过前车之鉴。

他告诉记者,今年他过生日前几天,手机收到一条短信:生日当天到××饭店用餐,送88元的生日礼一份。他兴冲冲去了才发现,所谓生日礼,只不过是一碗长寿面。等回过神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商家掌握了。

“就是之前在这家店里扫码点餐注册了会员,如今商家用它来营销和引流。”徐冰颇为不快地说。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许多餐厅都推出了扫码点餐服务,消费者只需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即可下单,大大提高了用餐效率。不过,这一方式在提高餐饮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老年人用餐难等新问题。

北京望京地区餐饮服务较为集中,记者走访、体验发现,不少餐厅都需要消费者先关注餐厅公众号,然后才能进入公众号进行点餐操作;有些还比较隐蔽,在消费者扫码点餐授权后自动关注了该店的公众号。

在一家快餐店里,记者扫码后迅速进入商品页面,初看并无什么异样,而当选定商品加入购物车准备结账时,才发现需要微信一键登录,页面下方也有一排小字提示:“授权登录即表示已阅读并同意《会员须知》《隐私协议》。点击一键登录则跳出“××点单”申请获得昵称、头像、地区等信息。如果选择拒绝,则无法完成结账下单。

记者对此提出异议:点个餐还这么麻烦?服务员回复说:这是老板定的,我们也没办法。

多位受访群众对记者说,总的来说,大家还是欢迎扫码点餐的,操作方便,以前赶上用餐高峰,服务员特别忙碌,有时点餐要反复叫才能叫来服务员,现在点餐不用排队,动动手指就行,也避免了点餐时服务员一直守在旁边的尴尬。

“但现在一些商家把扫码点餐搞得越来越复杂,不仅要以个人信息登录,回头还推送一堆广告,让人不胜其烦。”在天津大悦城,刚用完餐的陈女士对记者说。

此外,记者走进望京多个老旧小区采访,多位老年人提出:个别商家对老年人不太友好,用餐时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而没有纸质菜单,有的老年人不用手机,有的用老年机没有扫码功能,无法扫码点餐。

在今年“3·15”期间,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97.02%的商家采用了扫码消费,其中95.64%的商家在扫码后仍需关注或授权才可进行消费。这给不少老人带来了困扰,成为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加重了他们与社会的“隔离感”。

搜集信息意在引流

相关行业提出倡议

记者近日以准备开餐厅为由,在网上联系了一家提供“扫码点餐小程序”的企业,该企业客服告诉记者,安装一套集点单、收银、外卖管理、会员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一体式收银机,费用在3000元至5000元,另外每年还需要支付上千元维护费。

该客服说,现在餐饮行业普遍都用到了扫码点餐,“就投入几千元,比聘用一个服务员成本低多了”。

望京一家餐厅的负责人对此说法也颇为认同。他说,扫码点餐的成本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一方面扫码点餐减免了纸质菜单的制作成本,特别是更换餐单频繁的餐馆,能够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服务员的配置,消费者自行下单即可。

对于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他也坦言:除了节约成本,商家肯定更看重扫码点餐带来的引流作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痕迹成为餐厅有价值的数据,便于今后消费信息的精准投送和推广。

据了解,市面上还有走“高端定制”路线的软件系统开发商,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开发出带扫码点餐功能的专门系统,商家在后台可看到用户的手机号、头像、昵称,以及用餐喜好等数据。

针对扫码点餐带来的一些问题,各地各部门开始积极应对。今年3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扫码点餐,指出餐厅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而不是成为经营者商业欺凌的工具。

此后,在五六月份,深圳市消委会、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和江苏省消委会等,纷纷推出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优化扫码点餐倡议等,提出解决方案及行业示范。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就优化扫码点餐服务提出倡议:餐饮企业应保留人工点餐方式,积极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消费群体使用扫码点餐予以协助;做好扫码点餐的告知工作,界面中明确显示菜品的图片、价格、简介等相关信息;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收集消费者信息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性的原则,不应过度采集和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和江苏省消委会联合倡议提出,餐饮企业应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相结合,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应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规定,收集消费者信息遵循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不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关注商家公众号;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时,不得向其发送广告等商业性信息。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那么,一些商家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或在扫码点餐过程中强制顾客关注公众号或注册会员,否则无法点餐的行为,到底该如何界定呢?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若商家将扫码点餐作为唯一的点餐方式,就侵害了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享有的对服务方式的选择权。”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晓峰指出。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扫码点餐过程中是否关注商家公众号或注册会员,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强制消费者关注或注册的做法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他进一步解释说,扫码点餐过程中收集消费者的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也应当遵循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的正当、合法、必要原则。实际上,消费者的需求是在餐厅就餐,接受其提供的餐饮服务,并非必须提供手机号码或注册会员、提供个人信息才能点餐,这通过非常简单的技术设置即可实现。因此,扫码点餐过程中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必要原则。

“从商家角度而言,可以向消费者介绍关注公众号或注册会员的益处,比如消费打折,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就行了。”赵占领说。

朱晓峰告诉记者,不管是民法典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明确了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如果经营者违反规定而侵害消费者权利的,除了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有可能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乃至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在赵占领看来,之前个人信息监管方面更多侧重于互联网企业运营的各类App,而对于传统企业通过公众号、扫码等途径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则缺少监管。

他提出,对于扫码点餐过程中强制关注微信公众号、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罚。扫码点餐过程中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并非个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这种行业乱象,建议网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朱晓峰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市场监管职能,开展餐饮行业提醒检查,将引导提示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及时依法依规处理扰乱市场秩序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并及时调查处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商家提供的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对于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给予及时惩处。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