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志愿填报没有“万能锦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优选择”

厦视直播室 2021-07-05 20:14:24

2021-07-05 20:14:24

  武大教授发声 为“天坑”专业正名

  眼下正值高校招生季,“七分高考,三分志愿”,这样的说法在考生和家长之间流传已久。如果说高考是考生在试卷上单打独斗,那么,志愿填报更像是全家参与的一场更复杂的“考试”。针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建议”,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公开发文,为所谓的“天坑”专业正名,呼吁“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什么专业是“天坑”,已经是社交媒体上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还有人总结出来“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及其劝退指南。

  这类高考专业填报建议视频中,总结了“生化环材”专业不适合报考的几个原因,第一点,生化环材专业招生太多,导致毕业生存量比较大。第二点,生化环材专业难度高,本科硕士几乎没有好的就业机会,需要读到博士才有机会。第三点就是薪资待遇不高,就业压力大。

  对此,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近日公开发表《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文中写道,“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学习,工作,没有轻松的,当你看到一个职业说薪水高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背后的付出。”“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人一生很长,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因为当前学计算机毕业的平均收入可能暂时高一些,就一窝蜂去学。”据了解,1981年出生的邓红兵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学、生物质资源纳米纤维改性及功能化、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环境污染物检测与控制。7月2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转发了邓红兵教授的这封《致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

  但这份为“天坑专业”正名的好心,却被不少网友指责“站着说话不腰疼”。7月3日,邓红兵就此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邓红兵表示,他参与了学校招生季的宣介工作,接触的家长数以百计,“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专业挣钱多”等成为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因为有些感触,他就在手机上敲了几段话,发到了招生的家长和学生小群里,引起了一些共鸣。同时,邓红兵也表达了撰文的初衷:一是想告诉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希望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初心去选专业。二是想告诉学生,进了学校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学得不好,没有哪个专业可以躺平赚钱。邓红兵认为,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专业选择要和时代同频共振。同时,也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引导更多大学生选择国家战略急需的专业和领域。

  【新闻观察:志愿填报没有“万能锦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优选择”】

  高考分数一出来,填报志愿就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现在相关的培训机构很多,还有各种的讲座、软件,可能令很多考生和家长感到无所适从,比如新闻中提到的“生化环材”这些所谓的“天坑”专业,你怎么看?

  邓红兵教授的观点,大部分我是认同的。比如专业的选择,我觉得城市大于学校,学校大于专业,而且现在很多学校可以转系,可以修双学位。实际上,很多人需要很长时间,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真正喜欢什么专业。有些专业虽然不一定是职业,但是也不能说是白学,因为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素质的培养。

  至于“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估计很多人不会同意。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化教育,谋生是最基本的问题。实际上,“生化环材”未必待遇低,找工作难,这些年公务员招考这些专业往往被屏蔽。但是即使是冷门专业,也未必不能报考,或者一定就业困难。总体上说,应该综合考虑自己、家庭各种因素,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