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观”的录取通知书里,写着大学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02 10:07:38

2021-07-02 10:07:38

最近,很多学子都陆陆续续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一些晒录取通知书的人也引来网友的好奇围观与祝福。不少人都注意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上别出新意,展现个性。就在今天,同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网上走红了,通知书附赠了一本“时光笔记”——其封面镌烫着汪品先院士1999年的深海考察笔记,正本中则收录了20幅老学长的笔记,包含中文、英语、德语。面对如此“高大上”的礼物,不仅收到通知书的学子异常开心,很多旁观的网友也十分羡慕。

其实,类似的创意,在其他高校那里也不少。比如,今年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就有鲁迅、陈景润的大师手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有一个校门的模型;而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C919客机、长征五号火箭等“国之重器”被做成徽章送给新生。诸如此类的创意不胜枚举,展示了各大高校的个性风貌与对新生的精神寄托。

录取通知书虽小,却能说明很多有趣的问题。“大学精神”这个概念其实在很多细节里都会体现,设计何种录取通知书,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因为,这可以说是一所高校给新生的见面礼,是给学生带来的第一印象。一所高校能培养何种类型的学生,其实与其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密不可分。

理工类院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展现校友参与研发的“国之重器”,既是学校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实力展现,也寄托了学校对新生的殷切期盼:向优秀的前辈学习,发扬优良传统,专注科学研究,为国家做贡献。文科类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往往更侧重对人文情怀的呈现,不论是写下大师名言,还是展现校园内历史建筑的模型,都能体现出学校浓厚的人文底蕴,传达对新生的期盼:继往开来,沉潜学术,努力深造,为社会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虽然很多新生可能需要进入大学后才会慢慢深入了解这些精神,但这些有创意的录取通知书,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发挥了精神指引与塑造价值认同的作用。

近年来,别出新意的录取通知书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将高校的优良传统与精神气象一代代传承下去。如此,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录取通知书“争奇斗艳”并非只是热闹一番,而是对各大高校教育观念、学校实力等多方面的直接展现。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