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现在,选择新能源车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人之所以选购新能源汽车,一方面是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电费要便宜不少;另一方面,就是出于环保的考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580万辆,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废电池回收处理一直是个难题。目前,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处于老龄阶段。众所周知,电池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处理不当将产生环境危害。那么,这些退役的电池将何去何从?目前这些电池的回收还有哪些“堵点”有待打通?一起来看新闻。
按照一般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衰减速度,我国从2017年开始迎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数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退役电池将达到93亿瓦时,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超过100万量级。由此将带来巨大的梯次利用潜在市场价值。若退役电池按照先梯次后再生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据测算,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合计将达379亿元。
按照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动力电池常常剩余80%余能即可“退役”。这使得动力电池从车辆“退役”后,仍然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据专业人士介绍,一般来讲,动力电池5~8年使用寿命结束后,电池虽然续航里程减少,满足不了车用,但可以被回收用在其他储能需求方面,仍然可以继续‘服役’一段时间。例如:“退役”动力电池可广泛用于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及小型分布式家庭储能、风光互补、电动叉车等领域,一般可用到电池初始容量的60%左右,仍然具有长达数年的使用价值。这也使得“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回收”成为“退役”动力电池的首选回收利用方案。
尽管回收利用潜力巨大,但要想实现回收利用,企业还面临三大挑战:电池拆解不便、电池健康度残值未知、经济效益较低。特别是“退役”电池复杂性高,不同的动力电池内外部结构设计、模组连接方式和工艺技术各不相同,这直接导致了后期的拆解工作无法规模化作业,增加了拆解难度与人力成本。目前,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中尚无领军型企业,甚至产生了一些乱象。此前有媒体报道,不少主机厂家已经建立了电池回收业务。但部分动力电池没有流入正规渠道,反而是被无资质、高污染的小厂高价收购、不当处理,造成了环境二次污染的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退役”的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并无数据记录,在梯次利用之前,必须对每个模组进行测试,这大幅提高了企业成本。同时,基于有限的数据,对剩余寿命的预测也不够准确,这无疑又会增加梯次利用产品的品质风险。一系列因素使得当前回收利用动力电池的经济效益不高。有些小作坊在电池回收利用中,放弃了检测、放电等多项关键环节,同时操作人员也未经过专业培训,因此在运营成本上较正规企业低许多,从而在议价权和电池收购成本上有了更多空间,与正规企业产生了恶性竞争。
【新闻链接: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追溯尚未畅通】
退役电池到底去哪了呢?据媒体报道,我国2020年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90%的废旧电池都流入了以小作坊为主的灰色产业链。为了规范电池回收的追溯,我国在2016年发布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要求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到现在,每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都有了它自己的“身份证”,但“身份证”维护追溯仍未畅通。
我国2016年发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指出,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负责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利用售后服务网络回收废旧电池,统计并发布回收信息,确保废旧电池规范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实行产品编码,建立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
2018年7月3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启动应用,其主要功能是将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并实施监测,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目前,国家溯源平台共收录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在内的560余万辆车辆信息数据,配套各类电池总量超过890万包,电池超过280亿瓦时。涉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90余家,电池企业180余家。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的建立,意味着每辆车的电池都有它自己的“身份证”。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电池流入了没有回收资质的小作坊。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虽然建立了溯源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强制性政策,企业在上报数据时存在信息严重滞后、不完整和追溯困难等问题。同时,目前的政策法规对车主如何处理电池并没有约束力,这也给予了小作坊收购动力电池的可乘之机。另外,尽管我国的技术政策已经明确提出,将建立动力电池编码制度。但现实中,涉及的企业种类与数量众多,比如电池生产企业、电池维修更换机构、电池租赁企业、梯级利用企业等,电池使用周期长达数年,编码维护存在困难。
【新闻观察:破解动力电池回收难题】
随着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面临大规模“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进一步凸显,对此你怎么看?
近来,我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在股市中大出风头,成为首个市值破万亿的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就是因为站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这个风口。
从2014年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以来,一路上高歌猛进,连续三年来销量达百万台,稳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产业也高速发展,连续多年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可撼动。但由此带来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隐患极大、危害极大。
归纳一下,一个是造成环境污染,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毕竟,电池属于严重污染类废旧物品,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更何况是动辄几百公斤的汽车动力电池?第二个是造成资源浪费,按照国家标准,动力电池用到了初始能量的80%左右就可以“退役”,但它可以回收再利用,根据不同的用途,仍然具有长达数月到数年的使用价值,比如用于储备风能、太阳能等等。电池报废后,还可以提取里面的贵金属,用于电池的二次生产。废旧电池一丢了之,对于我们这个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来说,浪费是巨大的。第三是动摇行业发展之本,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初衷就是为了低碳环保,如果管住了尾气排放,处理不好废旧电池水土污染问题,那么,国家推行新能源车的初衷和努力将付之东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和很多问题一样,我相信这个问题也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一定会处理好,只不过希望少走弯路,少付出代价。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回收利用体系,还是主管部门出台的各种办法、各项标准,再到全国性退役电池评估和交易平台(业内人士也叫做电池之家)的搭建,建立和完善行业监管体系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给每个电池建立自己的“身份证”和“档案”,建立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系统,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在此基础上,抓好两头,上头抓好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补强上位法缺失的短板,解决执行过程中强制性和约束力不足的问题,下头要高压整治各种黑作坊、土办法等乱象,同时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解决电池收不上来、随意丢弃的问题。只有各方都积极发力、相互协作,让制度、技术、管理都到位,动力电池回收才能不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