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厦门已进入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病高峰
进入六月以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明显增多。近日,市疾控中心也发布了新一期健康预报,提醒市民,尤其是适龄儿童家长,接下来要特别关注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那么,这两种传染病有哪些症状?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呢?
(18日)早上8点,在湖里区实验幼儿园门前,老师正逐一为每位入园的小朋友测量体温。进入到幼儿园内,保健医生们还要进行晨检。
湖里实验幼儿园保健医生 黄爱鑫:眼睛,手,口腔是我们重点检查的部位,如果有发现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把他登记起来,打电话通知家长,让家长带去医院。
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小朋友明显增多,园方除了加强晨检,还加密了对园区内的清扫、消毒。为了避免小朋友们交叉感染,对于患病的孩子,幼儿园都要求痊愈后才能返回上课。
湖里实验幼儿园保健医生 黄爱鑫:比如说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是手足口病,我们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规定,就是隔离14天,到期后开痊愈证明,经过我们这里复查之后,就可以入园。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我市疾病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已经进入发病高峰期。医生介绍说,这两种传染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 王明斋:像手足口病,顾名思义,就是手、脚,还有这个臀部、口周等等,它会出现一些疱疹和斑丘疹,可能会伴随这个发热,精神状态不太好等等,相关的一些症状。
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则主要是发热和咽部疱疹。如何预防这两种传染病呢?医生表示,适龄儿童家长要注意孩子日常生活的卫生。家长外出回家后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者处理排泄物前后都要注意洗手。近期最好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 王明斋:通过一些公用的玩具,或者说在托幼机构共用的这个水杯,或者这个洗脸毛巾等等,可能都会造成这个传播,我们大家,还是主要是从个人卫生,以上说的这个几个角度,注意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