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动!厦门爱心举措不断,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新华社 2021-05-31 14:35:07

2021-05-31 14:35:07

▲爱心单位为厦门湖里光华学校小朋友捐赠爱心书包。

2021年是“爱心厦门”建设拓展年。近日,厦门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出台《深化拓展“爱心厦门”建设2021年工作举措》,巩固提升“爱心厦门”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围绕进一步深化爱心行动,优化完善工作机制,丰富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爱心厦门”建设的丰硕成果,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今年厦门将持续深化落实爱心助残、爱心济困、爱心敬老、爱心扶幼、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等五大关爱行动,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把资源和力量投向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让每一位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爱心助残”行动

开展家庭“喘息服务”试点工作

减轻重度残疾人家庭照护压力

▲厦门市首个“爱心屋”线上销售平台——“美JI在一起爱心厦门”集美区“爱心屋”线上销售平台启动。

以爱筑屋,以爱助残,以爱暖城。厦门通过优化升级“爱心屋”建设运营,规范“爱心屋”日常管理,扩大爱心助残消费,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等方式,拓宽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让道德之美、向善之魂在爱心屋中传递。提升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能力及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厦门市仙岳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力争在2021年底开工建设。修改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扩大补贴对象范围、减少申请材料、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等。对未进入定点机构托养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喘息服务”,进一步改善和减轻残疾人家庭照护压力。

厦门还优化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环境,对20辆公交车进行无障碍改造,实现出行方式无障碍衔接,为残疾人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完善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大对镇(街)、村(居)便民中心、公园、医院、文体场馆、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力度。推动残疾人居家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全覆盖。有爱无“碍”,为残疾人居家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爱心敬老”行动

年内改建完成10个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大同小学三年级的少先队员们一起手绘“爱心鸡蛋”,制作好后将送给辖区内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

生活在厦门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很高。今年厦门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厦门经济特区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若干规定》出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落实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及相关政策,为辖区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险。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社区层面加速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配置,年内改建完成1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动高端养老项目建设,加快泰康高端养老项目建成投用、推进建设太保高端养老项目。

老人健康是千家万户之福,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厦门做好医养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工作,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全面签约合作。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65岁以上签约老人提供日常随访、定期检查及健康管理等服务;为80岁以上签约老人及失能半失能签约老人每年免费提供不少于1次的上门出诊服务,为有需求的康复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服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三级中医院设立康复科。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开展智慧助老行动。鼓励引导服务窗口单位提供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便老年人的服务,智能技术运用相关内容纳入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学习课程。为老年人游览公园旅游景区提供优惠、优待服务,因地制宜增加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爱心济困”行动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

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在建设“爱心厦门”的过程中,通过“爱心济困”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关爱体系,把爱心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今年厦门完善社会救助政策,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出台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把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体保障标准与低保标准相衔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就业是民生之本。厦门加强就业帮扶,采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工资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支持灵活就业和鼓励拓展新就业形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具备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全方位服务未就业毕业生。

“爱心扶幼”行动

完善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

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帮扶标准,调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和补助标准。加强困境儿童帮扶力度,提升关爱困境儿童服务能力,打造当地特色的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品牌,进一步推进“福蕾行动计划”,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点亮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灯”,让他们“破茧成蝶”,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推进在厦就读小学到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生活补助金发放全覆盖。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各类奖学、助学金。助力各城中村公益图书馆良好发展,为城中村青少年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和公益主题教育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关注青少年人群心理健康。开展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疾病评估服务,提高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和及时治疗率。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特色校园活动,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完善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让身边的每个孩子都能“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关爱特殊岗位工人行动

按照基础工资的12%

为在外租房的环卫工人发放补贴

▲厦门国际银行爱心驿站。

一碗清凉解暑的四果汤、一句由衷的问候、一声真诚的道谢,虽然简单朴素,却能让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感受到满满的关爱。

厦门进一步加强爱心驿站建设,挖掘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设置爱心驿站,基本满足一线环卫工人的工间休息需求;继续扩大“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建设,实施规范化、信息化提升改造,打造交通运输系统“交通一家亲”爱心驿站品牌。

进一步改善住房问题,落实租金补贴方案。落实《厦门市道路环卫、公路养路清扫保洁一线工人住房租金补贴实施方案》,根据租房合同或协议,按照基础工资的12%为在外租房居住的环卫工人发放租金补贴。进一步增设倒班宿舍,对具备条件的现有环卫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设环卫倒班宿舍;对具备配建和提升改造条件的用地统筹安排,做好环卫倒班宿舍的配建或改造。

进一步保障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一线环卫工人的基础工资(不含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30%。落实“五险一金”和健全风险保障机制。落实福利保障,按规定发放加班补贴、高温津贴和各种节日福利。

加大关爱激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褒扬优秀环卫及养路工人。进一步丰富每年的环卫及养路工人节内容,在环卫及养路工人节为全市在岗环卫职工发放过节费;表扬一批先进,包括“先进集体”“十佳美容师”“市容环卫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环卫职工”等,为其发放奖励金,并视情组织外出疗养或学习考察;为连续工龄满25周年和30周年的环卫职工一次性发放奖励金。扩大关爱对象,扩大“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群体范围。适时考虑公交司机等其他交通行业特殊岗位人员纳入“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群体,扩大一线工人群体范围,让更多一线工人享受“爱心厦门”的温暖。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