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今日中国》福建篇报道厦门:中国大陆第三条公路海底隧道即将通车

央视新闻 2021-05-26 11:57:49

2021-05-26 11:57:49

今日(5月26日),央视《今日中国》福建篇报道厦门海沧隧道——中国大陆第三条公路海底隧道即将通车,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直升机的空中拍摄,我们看到厦门本岛东部总部经济带和会展片区。那么呢,我们要给观众朋友介绍一下,其实厦门是由厦门本岛,和陆地上的四个行政区组成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一条条的跨海通道就像扇子的“扇骨”,将厦门岛这个“扇头”和岛外的“扇面”连通起来。以前的跨海通道只有一条海堤,而现在包括即将通车的海沧隧道在内,共有10条。

我们现在马上连线的是厦门台的记者,他带我们去看正在建设的跨岛发展的施工现场。马上来连线正在海沧隧道的厦门台记者熊伟。

主持人:熊伟你好,现在整个工程进展如何?

记者熊伟:家有喜事,与您分享。两位主持好,我现在在厦门岛外的海沧区,大家看到我身后的四个大字了吗?海沧隧道。我们要跟您分享的喜事就是,下个月中国大陆的第三条公路海底隧道海沧隧道将正式通车。

关于这条隧道我们先通过这张展板带您认识一下,这个区域是厦门岛外的海沧区,隧道的起点就是在这里,隧道从这片海域下方穿海而过之后,就到达了厦门本岛的湖里区。这条隧道路线长7.1公里,跨海段有2.8公里,隧道距离海平面最深的地方有72米。

想要建设海底隧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建设者面临到的难题可以用“一软和一硬”来形容,软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海底的风化槽岩体,我们这里就有一个海底风化槽的样本,您可以看一看,您能想象到在海底居然还有这种像豆腐渣一样的地质结构吗?要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建设隧道,这个难度可想而知的。建设者通过注浆加固的方式,把这样的岩体凝固成为一个坚硬的整体之后,再进行开挖。我了解到,最艰难的时候,24小时只能向前推进25厘米。

软的难题解决了,硬的难题是什么呢?这个硬是一个硬指标,我们知道海沧隧道的一段是穿过了厦门本岛城市主干道,这一段建设的时候面临到的就是地面下方上百条的地下管线,以及周边的居民小区。这个硬指标就是在建设这段隧道的时候不能影响到城市的交通,更不能影响到居民们的生活。然而海沧隧道又是世界上断面最大的双连拱隧道,横截面有500多平方米,差不多有1.5个篮球场那么大。要在这样的硬指标之下建设这么庞大的一个隧道,建设者们的施工就像在绣花一样,分毫之间都不能有任何闪失。

经过了5年的建设,突破了种种技术难关,海沧隧道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除了建设水平高超之外,海沧隧道还是一条绿色通道。怎么说是绿色呢?我们知道海底隧道在投入运营后,要面临防排水的问题,而海沧隧道的防排水系统就特别先进,这首先要从一个海底泵房说起,我们看这个模型,这个模型的两边就是隧道的两个隧洞,在隧道的中下方就有一个海底泵房。关于这个海底泵房我们请到了专业的建设者孙磊给我们介绍一下。

记者:孙总您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海底泵房有多大?

孙磊:泵房是在隧道最低点的下方再次扩挖出来的,面积有4个篮球场那么大,有5层楼高。

记者:那它的储水量有多少呢?

孙磊:储水量有6000立方米。

记者:那海沧隧道每天产生的水量有多少?

孙磊:海沧隧道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防排水体系,每日的渗水量只有3000余立方米。

记者:这个3000余立方米和同等规模的海底隧道相比是什么概念?

孙磊:仅是同等规模水下隧道渗水量的五分之一。

记者:是不是渗水少了,把水排出去所用的电也会减少?

孙磊:当然,由于渗水量的减少,每年节约的出排水的电费达到500万元左右,换算下来每年减少碳排放4000多吨。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很期待,隧道中到底是什么样子,接下来我们就先带您到隧道中看一看。

记者:目前,隧道已经具备了通车条件,经过建设单位的允许,我们先来带您看一看。现在我们的车辆已经慢慢进入海沧隧道内,正从岛外的海沧区前往厦门本岛,大家可以看到隧道内宽敞明亮,地面的标线和大部分施工已经完工了,海沧隧道已经做好了迎接市民的准备,由此,厦门的跨岛通道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