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今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厦视直播室 2021-05-24 21:15:28

2021-05-24 21:15:28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今天(5月24日)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铭德厅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横幅下方是袁隆平同志的遗像。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

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殡仪馆外,数万民众自发前往明阳山,排起长队前来送别袁隆平院士。在袁隆平遗像前,人们鞠躬悼念,献上鲜花,送袁老一程。

送别袁隆平:他是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

今天新华社发表述评: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文中提到,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老百姓也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送别袁隆平:他是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送别的人流中,大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感念。自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出来后,大批群众自发来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悼念,不少花店老板表示,长沙的菊花已经卖断货。

送别袁老·一束鲜花寄哀思,长沙菊花订购一空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湖南农业大学 学生:2019年袁院士出席了我们的开学典礼,他说年轻人要记住“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这八个字我一直记得,作为农大的学生,我会学习袁老身上的拼搏精神。

湖南农业大学 学生:作为当代青年,袁老身上很多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一件事坚持一辈子钻研。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袁老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也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袁爷爷留下的这粒种子 我们如何传承

袁院士的逝世,让人们缅怀与痛惜。他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财富,让人们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我国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成熟,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仅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里的科学家就有100多位。杂交稻今后如何发展?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继续追求高产,通过现代育种技术,挖掘高光效育种材料,不断释放品种潜力。另一方面注重品质改善,更加注重稻米适口性,满足人们新需求。下一步,我国将加强水稻(包括杂交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大力支持水稻育种研发,持续培育突破性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

【新闻观察: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今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送别袁老,你有什么感想,跟我们分享一下。

了解、领会是最好的尊重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的这个话题很大,一时间千头万绪,会有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也许袁老这个名字在生前被如此高频次高密度地了解和熟知远不如这两天。这其实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当然是对国士无双的袁老的一种告别,大家需要也必须要记住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另一个层面则反映出了日常我们对于科学家乃至于除了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之外重要劳动者关注度的不足。我想说的是,了解和领会才是最好的尊重。我们除了记住袁隆平这样一个名字,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他带给我们生活的重要改变,并领会这种改变的重要意义。袁老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说到底是解决了粮食问题。直白地说就是,因为有了他我们的生活不会再受到饿肚子的威胁。所谓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生存的第一重要基础因素。往平实说,没有粮食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往大了说,粮食问题更是关系国之大计,在新冠疫情开始肆虐的时候,世界粮食期货市场是最早飙升的。所以无论从大从小,袁老的贡献都是无法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来描述的,我只能说,我们应该知道他的贡献,并用节约粮食,懂得粒粒皆辛苦来回应他的伟大贡献才是对他最好的尊重。

时势造英雄和雄心壮志

我个人觉得袁老的成就有两个方面的成因,一个当然是袁老的壮志雄心,他是一个有理想并且会为了理想去拼搏的人,另一个方面我想到的词是时势造英雄,因为他经历过饥荒的年代,更切身地理解饥荒之苦,所以他能够发鸿志,成大事。而对于我们当下的每个普通人来说,我们也许并不一定能成为袁老那样的人,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机遇都不尽相同,但却同样可以有通过拼搏实现理想和顺应发展、顺势而为的空间。我们无法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和让自己骄傲的人,让身边的人为你骄傲的人。领会袁老的精神,不仅仅是喊一句国士无双,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做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也尊重每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最后,再说一句,袁老一路走好。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