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丨湘江永远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广西篇

新华社 2021-05-20 19:12:14

2021-05-20 19:12:14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纪念园所在地,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的战场遗址。1934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

突破

【红色足迹】

“当时真是危险啊!”在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四大渡口示意图前,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感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试想,如果没有这么一批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红军将士,红军怎么可能冲出敌人的封锁线,而且冲出去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还没有溃散。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湘江记忆】

红军抢渡湘江前,敌军已形成一个“口袋”,妄图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

面前是数倍于己、装备力量悬殊的敌军,飞机的轮番轰炸和枪林弹雨中,红一、红三军团将士呐喊着:“誓死保卫党中央!”“红军万岁!”死守阵地,掩护军委纵队和兄弟部队抢渡湘江。

“只要有一个人,就不能让敌人到新圩!”时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李天佑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这是红五师立下的军令状。新圩阻击战前,红五师收到的电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至四天。”

子弹不够了,大刀白刃近距离厮杀;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而上。战场上硝烟弥漫,飞机扫射、炮弹轰炸,敌军一次比一次猛烈的进攻都被红五师打退了。鏖战到第三天下午,红五师接到军团电报:军委两个纵队已突围渡过湘江。

清点人数时,在战场上只流血不流泪的李天佑双眼模糊,默立良久:全师3000余人连同伤员只剩下1000余人,师参谋长胡震、第十四团团长黄冕昌等指战员英勇牺牲。

新圩阻击战发生在枫树脚一带,那时,枫叶正红。

广西桂林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内的雕塑(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守护·传承】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90后”讲解员胡雅馨的爷爷是参加过湘江血战的红军战士。2019年9月纪念馆建成后,她应聘讲解员。“讲起红军的故事,我经常是含着泪的,也能看到很多参观者眼中闪着泪花。”胡雅馨说。

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周运良说,纪念园包括纪念馆和纪念林,落成一年多来,各地干部群众360多万人次前来接受红色教育。今年“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接待超过3万人次。

信仰

【红色足迹】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在油画《陈树湘》前,总书记停下来脚步,凝视良久。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

【湘江记忆】

红三十四师担任全军总后卫任务,被称为“绝命后卫师”。掩护最后一支队伍渡过湘江后,红三十四师被敌重兵截断于湘江以东,陷入重重包围。多次突围未能成功,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昏迷被俘,敌人用担架将他抬去邀功请赏。途中陈树湘苏醒过来,猛地撕开绷带,强忍剧痛用手绞断自己的肠子,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陈树湘将青春与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

在广西桂林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周运良在油画《陈树湘》前讲解(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叩问·作答】

“殿后部队阻击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追击,还面临弹药和食物短缺等种种困难,基本就意味着牺牲。”桂林市灌阳县党史专家文东柏说。

在广西灌阳县革命烈士陵园,灌阳县党史专家文东柏瞻仰无名烈士纪念碑(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在饥寒交迫和围追堵截中殊死搏斗,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一往无前、绝境重生?在采访中,记者多次向当地干部群众提出这个问题,而他们的回答高度一致——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以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铭记

【红色足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建成的。

【湘江记忆】

酒海井,直径约2米,连通地下暗河。在那个寒冷的冬日,100多名红军重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投入酒海井,全部壮烈牺牲。

2017年,灌阳县启动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打捞工作,经过一系列努力,20余具烈士遗骸被收殓。

青山常在,忠魂永存。近年来,桂林市对湘江战役纪念设施、遗址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纪念碑、纪念馆等,对发掘收殓的82具红军烈士遗骸、7465块零散骸骨进行集中安放。

松柏苍翠,鲜花似锦,在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内,形状各异的巨石散布在后山上,每块石头上刻了一个便于区分的编号,下面安葬着烈士遗骸。全州县党史专家周雄说:“这些英烈与周围的山石草木已融为一体。”

广西灌阳县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无人机照片,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新起点·新发展】

我们永远记得,湘江永远记得……

湘江战役,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之后,从老山界一直到黎平,中央领导同志一路争论和思索军事指挥上的许多重大问题,逐渐统一了思想,为后来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浴火重生,迎来伟大转折。

湘水汤汤,长征精神薪火相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努力奋斗,桂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灌阳县新圩镇和睦村,6年前开通的灌凤高速公路带来更多游客,带动黑李、西瓜等水果热销。村党支部书记蒋军发带领村民开起餐馆民宿,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致富路子越走越宽阔。

——兴安县华江乡高寨村梁家寨位于老山界脚下,青山绿水间颇具民族特色的民居鳞次栉比,红色旅游引来各地游客。今年“五一”期间,脱贫户杨盛友家的农家乐开门迎客,曾在深圳务工的儿子杨金旺与父亲一起创业。

——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种植葡萄320余亩,如今扩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46户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村民罗玲玲家种有12亩葡萄,年收入10万多元,“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当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