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博物馆如何不再高冷?

厦视直播室 2021-05-18 21:00:04

2021-05-18 21:00:04

今天(18日)是第四十五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号召全球博物馆共同探索数字化,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模式,关注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近年来,博物馆业正在加快与数字化牵手,借助互联网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那么目前,数字化如何与博物馆进行结合?又能带来哪些新的观众体验呢?一起去了解。

数字化复原文物细节 三维采集助力保护修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尝试借助科技手段,将馆藏的珍贵文物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赋予文物新的生命。这些天,厦门市博物馆就正在采集部分馆藏文物的数据。

这件即将进行数据采集的文物,是一件明代漳州窑的开光红绿彩瓷军持。

厦门市博物馆信息和数字化部副主任 宋叶:军持,实际上是在以前古代的时候,就是一些佛教信徒或伊斯兰教的信徒,他用来饮水或者净手的一个用具,那么我们福建,在明清时代是大量生产军持,来干嘛呢,就是用于外销的,所以是我们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见证。

文物准备就绪后,数据采集人员开始调试3D扫描设备,先把军持的数字模型扫描出来,再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修剪、生成。

数据采集工程师 王增铭:(军持)在电脑上成像,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型,但是它的纹理的话,不足以满足我们对在线传输的一些需求,所以我们需要后期再去拍摄它的纹理,再重新给它附上去。

采集完数字模型和纹理信息,下一步就是合成处理数据。经过这个步骤后,军持上的纹理逐渐就清晰可见。

数据采集工程师 王增铭:我们会加一些细节,比如说我们拍摄的是一个瓷器类的,那我们就要加相应瓷器类的材质,然后给它添加瓷器的效果,让这个模型更生动形象,尽量达到跟原来(文物)一模一样的一个程度。

这样制作好的数字文物模型,数据量还较大,为了方便线上传播,工程师还要将数据进行压缩。不久之后,大家就可以在线欣赏到这件军持。

展品“活”起来 数字展陈提升观众体验

数据采集人员介绍说,精细的数字化采集,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每一块残件乃至文物细节,因此成为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博物馆数字化首先是藏品信息的数字化和展览陈列的数字化,以此为基础,通过各种多媒体展示形式,让受众获得丰富的数字化体验。在厦门市博物馆二楼的馆藏精品文物陈列展厅前,这两块“3D文物瀑布流”,就是博物馆在采集部分馆藏文物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只要点击相应的文物图片,参观者不仅可以全方位欣赏到文物的纹饰细节,还能了解到文物的详细信息。

厦门市博物馆信息和数字化部副主任 宋叶:底部还有些是有那个像款制文字之类的,也有纹饰,你平常看不到,关键的细节都在底部,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看到了。

目前,厦门市博物馆已经完成了100件馆藏文物的数据采集与加工处理,这些文物的数字信息已经应用在3D全息展示、文物数字导览、文创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

“数字化”打造“可以带走的博物馆”

如今,三维、AR和VR等数字化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使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数字化不仅用于留存,还有能通过VR等先进技术“还原”不复存在的文化遗产。此外,有些珍稀文物,由于游客参观的过度外部干扰也在一定程度造成损伤,这种情况同样可以利用VR技术复刻一个虚拟博物馆。体验者可以在虚拟展馆里仔细观察和研究,也不用担心损坏文物。另外,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媒体传播信息,它的观众可以不受时间、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比传统的博物馆面对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

据了解,接下来,厦门市博物馆还将继续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并利用VR、AR、多媒体互动等技术,对“数字文物”进行二次开发,并建设一批沉浸式体验互动项目,让这些文物焕发新的活力。

国际博物馆日:调查显示公众逛博物馆的数量大幅增加

文旅部今天透露,去年我国共有5.4亿人次打卡博物馆。其实,近几年,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内不少博物馆在节假日都一票难求。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51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成的受访者喜欢逛博物馆。

参加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44.7%,80后占34.7%,00后占12.9%。

调查显示,83.6%的受访者喜欢逛博物馆。64.2%的受访者感觉,这几年逛博物馆的人比以前多了。73.2%的受访者表示,去外地游玩时,会把目的地博物馆纳入必到之地。到目前为止,29.9%的受访者去过5个及以下的博物馆,70.1%受访者去过6个及以上博物馆,其中有13.6%的受访者去过10个以上。对比2015年中国青年报社做过的类似的调查数据,当时去过6个以上博物馆的人数比例为52%,而本次调查中,这一比例为70.1%。由此可见,几年时间,公众逛博物馆的数量大幅增加。

调查显示,对于近几年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持续高涨,66.0%的受访者认为是公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61.9%的受访者认为是博物馆周边文创展演或产品创意不断,吸引公众。调查中,有57.3%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的博物馆游持续火热,是因为博物馆为主题的文博类节目火爆的带动,49.3%认为是由于博物馆展览水平和管理服务意识的提升,36.5%认为是媒体多方宣传的结果,36.4%认为是因为公立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新闻观察:博物馆如何不再高冷?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观察员是孙茜。你好,孙茜。刚才我们看新闻,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逛博物馆了。那么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恢复与重塑”,你如何看待这两个词?在疫情影响下,面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挑战,如何才能让博物馆更接地气呢?

我始终难忘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看到新闻里说在三星堆博物馆前排着长龙,大家等一两个小时,就只为了参观一个展览,这种热情很让人震惊。更有趣的是,三星堆博物馆还配套出品了青铜面具雪糕,两款雪糕以三星堆祭祀坑新出土的青铜面具为模板,设计了一个咖啡色一个绿色,叫做出土味和青铜味两种味道,对应的是巧克力味和抹茶味。1200多支冰激凌,一上午就被抢空!

我觉得这件事情完全就是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恢复与重塑”最生动的写照!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各地博物馆正有序恢复开馆,并且还迎来了爆棚人气,这就是“恢复”。另外,当博物馆遇上文创,又有颜值又有味道,受到大家的追捧,这就是“重塑”。

现在已经有很多博物馆意识到“去沉重化”,去“高冷”,去“晦涩难懂”,这样才能敞开胸怀迎接受众。比如线上的云游博物馆、比如博物馆直播、比如这几年很火的各类综艺节目,都带着博物馆出圈,让不同年龄层都能爱上博物馆。还有就是像刚才说的文创,有的是博物馆+饮食,有的是博物馆+穿搭,有的是博物馆+游戏……无论是什么形式,博物馆成了新“网红”这是好事,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公众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在提高,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对中华文化越发自信的一种体现。

刚才我们说的大部分博物馆,大家是以“看”为主,但是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博物馆怎样才能让大家更有参与感、体验感、互动感?

很多人去博物馆,特别是碰到有一些主题展览的时候,一是人多,二是拥挤,三是动线设计不好,四是真的是“参观”而不是“参与”。大家一开始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却在参观完第一个展厅之后,开始变得焦躁。还会带着“必须看完全部展厅”这样强迫症似的目标,草草看完其他展厅,通常这样的体验感并不好。

我的一个感受是,如果还带着孩子,你还得抱着她,因为这些展品对孩子来说“高高在上”。再有一个,展出的展品大部分是告诉你“它是什么”,而没有“为什么”,更没有我们受众参与讨论和探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公众与所欣赏的东西,是拉开距离的两个个体。参观结束后,大家往往就成为一个与博物馆内容无关的人。

从博物馆提供什么、观众就接受什么,到如今观众需要什么、博物馆就提供什么,博物馆应该是和观众越来越近的。比如现在有的博物馆开始提供孩童的展区,设置了适合孩子感官的观赏空间和游戏互动;有的博物馆开始尝试快闪店,把复制的展品和门店开到热闹的商圈或社区里,少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这期间可以开设小课堂、小讲堂、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大家不仅能看、能听,还能触摸、互动,甚至能有个空间自由讨论,获得独特的、不同于单纯的参观体验。我觉得这就是博物馆与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更好地联系在一起的有益尝试。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