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绣”出万千世界:传承非遗文化 表达对党的热爱
在石头上绣花,聆听石头“唱歌”,一幅幅影雕作品“绣”出了万千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到惠和石文化园看一看,那里的影雕技艺是如何一代代传承下来,匠人们精巧的手艺又创作出了什么样的新作品。
记者 卓凡媛:俗话说“苏杭刺绣锈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这里的绣石头指的就是闽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雕。如今,厦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发展的队伍中,让影雕成为有底蕴的新风尚。
刚走进惠和石文化园,我们就听到石头和钢针的碰撞声。用特制的合金钢针,在黑胆石上或轻或重地凿出数亿个点,靠着大小、深浅、粗细和疏密不一的点的结合,聚点成像,在石头上“绣”出画样,这就是影雕。
记者与李雅华对话:老师,这根笔好重啊。(对,这大概有一公斤、两斤重,通过雕的过程会出现这个白点对不对,比如说你要它立体一点就凿重一点,浅一点就轻一点,深浅远近同时它有一个辨色度,有一个对比度, 所以叫影、光影成像,去黑留白。)
惠和影雕由惠安籍石雕大师李周于清代首创,李雅华是李周的第16代传人。她告诉记者,熟练掌握影雕这门技艺至少要花费6年的时间,3年学画画,3年学雕刻,慢工才能出细活。影雕对腕力、眼力、专注力、耐力要求极高,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艺,还要忍受钢针敲击石头产生的粉尘和噪音等。每一件影雕作品诞生的背后,都是手艺人上亿次的雕凿。
省级非遗惠和影雕代表性传承人 李雅华:很多人都会问我,你这个要凿多久啊,如果在A4纸张的大小上成像,大概要凿一亿个点,每一根钢针凿下去,真的是匠心,一种定力和坚持。
三十多年来,李雅华创作了不少影雕作品,不仅有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世界各处的珍闻异事,还有金砖厦门会晤、抗疫等重大事件,都在这小小的石板上展现出来。今年迎来建党100周年,李雅华也想通过影雕这种不会变形、可永久保存的艺术方式,表达对党的热爱。眼前这幅作品名叫《2021,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描绘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亲切地同村民促膝交谈的场景,也正是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件作品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制作,以石刻记录的细腻画面,展现了党带领人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书写的动人篇章。
省级非遗惠和影雕代表性传承人 李雅华:我们(建党)100周年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事件,我们用一组《追寻美好生活》这样的事件,来创作12幅作品,目前我们出了4件作品,应该陆续到(建党)100周年可以有12件作品,让孩子们不但知道这门技艺学起来不容易,他更能体验到这个技艺给他带来的教育。
影雕作品不仅可观赏性强,还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加入到学习这门技艺的队伍中。他们希望通过掌握这门技艺,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惠和影雕学员 王菊:我觉得学习影雕就是一个传承,很有意义,而且影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陶冶)我们的艺术情操也是有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
惠和影雕学员 陆海习:学习非遗的技艺也是有助于传承非遗文化,更好地让民族文化去发扬光大,感受快节奏生活下,更加平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