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厦大崛起成为“南方之强” 央视介绍厦大内迁长汀艰苦卓绝的八年

厦门日报 2021-04-01 08:59:58

2021-04-01 08:59:58

长汀时期的厦大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学界翘楚、政界名流、商界精英。

昨晚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陈嘉庚与百年厦大》第二集,有两位平均年龄96岁的厦大教授现身,讲述他们的功勋校长萨本栋。

在创办厦大后,陈嘉庚公司黯然“收盘”,再也无力支撑,他将厦大无偿交给政府。1937年,厦大成为国立大学,35岁的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出任厦大校长。

昨晚,《陈嘉庚与百年厦大》第二集介绍了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长汀艰苦卓绝的八年,以及萨本栋如何带领学校成为“南方之强”等。讲述人有陈嘉庚研究者等,其中两位厦大教授平均年龄96岁——101岁的潘懋元、91岁的陈孔立。潘懋元是厦大长汀学生,陈孔立当年跟随在厦大任教的父母来到长汀。

从前天开始,央视四套《国家记忆》栏目每晚8点播出纪录片《陈嘉庚与厦大百年》,今晚将播出最后一集。

内迁长汀,在靠近战区处屹立中国的大学

“七七事变”前一天,35岁的萨本栋出任厦大校长。

萨本栋是在“七七事变”的前一天出任厦大校长。随着厦门岛被日军占领,一度迁往鼓浪屿的厦大也危机四伏,此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也在日军兵临城下的危险时刻开始南迁,最终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随着南京的陷落,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也开始向西南转移,形成当时中国高校西迁的大潮。

厦大也要西迁吗?萨本栋做出一个决定:内迁长汀!

近年来专门研究陈嘉庚的厦大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说,萨校长认为,厦大迁校一定要坚守在福建的原因,第一是不能让东南的青年没有学校读,“我们必须要有一所中国的大学,屹立在敌人的面前!”第二,要选择一个交通好的地方,能够让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的青年上学比较方便。第三,虽然是要到边远的山区,但这个边远的山区还是要有比较好的办学条件。

萨本栋认为,距离厦门400公里的长汀就是理想之地,它位于福建西部山区,南邻广东、西接江西,自古为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

走了二十多天,把厦大完整地搬到长汀

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长汀。

厦大师生们在长汀陆续建成宿舍、教室、实验室等。

1937年 12月 20日,厦大停课,12月 24日,300多名师生向山城长汀紧急出发。

从厦门到长汀,要渡过鹭江、九龙江,翻越崇山峻岭。纪录片介绍了厦大如何搬家——校内资产、教学物资等都由汽车运输,装了九大车,师生们大多只能徒步走到长汀。

厦大师生走了二十多天,直到次年1月12日,厦大最后一批师生才安全抵达长汀。据说,在抗战内迁的高校中,很多学校丢失了大部分教学设备,像厦大这样几乎毫无损失完整搬迁的并不多。

一边上课一边建校,校长的车照亮全校

萨本栋把汽车发动机改装成发电机,让教室亮起了电灯。

当师生们历尽艰辛抵达长汀的时候,山城比想象差。当时刚上小学的陈孔立跟随父母来到长汀,他在纪录片里介绍说,当时的教室是“木板房”,但那个“木板”不是木板,有的就是用树皮挡一挡。有一次他躲进教室,感觉闪电都会穿过屋顶射进来。

尽管如此,厦大仍然在抵达长汀后的第五天正式复课。师生们一边上课一边开始学校建设,萨本栋向长汀县政府申请的近60亩荒地,后来经过师生们搭建修葺,陆续建成了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房、球场以及防空洞,几乎占了半个长汀县城。

80年前,潘懋元是厦大长汀时期的学生。现在101岁的他接受采访面对镜头思路清晰地说,当时新盖的教室都靠近防空洞口,“防空警报拉响时,我们就得赶紧走进防空洞”。

雪上加霜的是,厦大经费捉襟见肘——国民政府每年额定给厦大的经费是21万元多,一年之后只给14万元。

萨本栋带头只领35%的工资,教授及高级职员按六成支领,薪俸越低,领的成数则越高。潘懋元说,萨本栋将自己的住处安在山城半山腰的破庙里。

潘懋元还讲述了萨本栋拆了自己汽车,给学校发电的故事——一到晚上,长汀变得漆黑一片,萨本栋决定:拆自己的车!

作为一名机电工程专家,拆车不是一件难事,萨本栋把汽车发动机改装成发电机,自己再进行设计、安装,很快,长汀的教室亮起了电灯。

潘懋元说,校长的车照亮了全校,却苦了自己——萨本栋要从长汀到当时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永安,只能坐班车,一来一回往往需要近3天时间。

战争时期加紧研究,为国家建设育才

厦大被誉为“南方之强”。(本组图/视频截图)

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维持一所完整的大学已经非常艰难,但是,萨本栋向厦大师生发出“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应加紧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的号令。

潘懋元回忆说:“我进学校之后听他第一次报告,他就对我们新同学说,我们中国抗战必成,抗战一定胜利,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是建设国家的人才,是战后建设国家的人才。”

也就是说,这所最逼近战区的大学在战火之中,开始为胜利后的国家建设事业准备人才。

1938年7月,厦大创办土木工程系;1940年秋创办机电系,复办厦大法科,成立法学院,并在商学院复办会计学系和银行专业;1944年4月筹办航空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高校之一。这里还有个延伸,1951年,厦大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并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

萨本栋认为,“办大学一定要有大师”,他通过多方努力,聘请到众多优秀学者。纪录片说,长汀时期厦门大学的51名教授中,有47名出自清华大学。

在萨本栋的苦心经营下,在敌机轰炸下的厦门大学坚韧地成长壮大,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1944年参观厦大后赞誉厦大是“加尔各答以东最完善的学校”。

1940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全国性学业竞赛,厦门大学名列第一;1941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赛,厦门大学又有6人得奖,在全国最好的5个学校中再居首位,蝉联全国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誉为“南方之强”。

但是,萨本栋加速衰老。萨本栋到厦大前,是清华大学网球队的一名主力选手,英姿勃发、体魄强健。101岁的潘懋元说,他读大学时,萨本栋“跟我现在一样的,拿着拐棍在走路”。

【链接】

萨本栋墓地位于厦大校园

厦大校园里的萨本栋墓地。

并不是很多人知道,萨本栋的墓园在厦大。

昨天,厦大一名学生志愿者带着本报摄影记者,找了半天,打了好几个电话,这才发现:这位伟大校长的墓园就在厦大成义楼的后面。厦大成义楼是厦大建南大会堂楼群之一。

1944年,萨本栋赴美讲学,先后应麻省理工学院及斯坦福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第二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至1949年逝世,时年47岁。

萨本栋的骨灰,原本要分为三份存放,但是,在厦大的争取下,他的骨灰留在他尽了十二分力的厦大校园里。

【揭秘】

厦大差点改名“福建大学”

昨天播出的纪录片披露一个史实:厦门大学差点被改为“福建大学”。

1940年,当时的福建省主席陈仪,要求将厦门大学改为福建大学,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同意了。

国民政府教育部给厦大发去电报征询改名意见。萨本栋当即回复:“闽省已设有厦大,不另设省立大学”。

厦大师生和校友更是群起反对,新加坡的厦大校友发出电函,恳请“保存厦门大学原名,勿予更改”。陈嘉庚的研究者认为,海外华侨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把厦门大学改成福建大学,那就是把厦门忘掉了,也改变了陈嘉庚的初衷——陈嘉庚当时建厦门大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初衷是:“我要在这样一个不出名的地方,建一所世界的大学。”

这时,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国慰问,他抵达重庆后,陈立夫告诉他,厦门大学准备改为福建大学。

1940年3月30日,在一场欢迎茶会上,陈嘉庚做了一番让在场人士无法辩驳的讲话:他把厦门大学改名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进行了类比:“政府无故将厦门大学改为福建大学,或难免海外闽侨,疑政府将步甲午故智,如台湾之放弃乎。”

言下之意是,厦门大学是南洋华侨的心血,如果把厦门大学改为福建大学,那么,这些闽南的华侨就伤心了,伤心了以后,他就不再筹赈,不再捐款。

这短短看似平和的短短几句话,实际上是非常严厉的指责和警告,因为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抵达重庆,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慰问,还有抗战急需的大量物资和资金。

陈嘉庚讲话的第二天,陈立夫就明确表态不再提厦门大学改名一事,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