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死亡”纳入人生规划 这届“00后”已开始立遗嘱了
曾经,从传统观念出发,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死”和遗嘱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但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
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个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甚至有“00后”已开始立遗嘱,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人们的生死观正在发生变化。
有的年轻人,选择早早立下遗嘱,把“死亡”同样纳入人生规划中。在他们看来,订立遗嘱不是意味着走向重点,而是人生新的起点。勇敢地直面生与死,才能更好地珍惜生活。
“26岁,我立下了遗嘱”
李明明今年26岁,性格开朗、活泼。就在不久前,她刚刚订立了一份遗嘱。
“前两年,我爸因为生病去世了。”料理完父亲的身后事,李明明在房子过户等问题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爸爸没有立遗嘱,所以有一点麻烦。”
费尽周折,她才解决了那些问题。时间慢慢冲淡了失去亲人的悲伤,生活继续往前走。随着工作越来越忙,她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家里经常只剩下妈妈一个人。
在外奔波的时候,李明明的脑海中偶尔会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自己出了意外怎么办,“爸爸的去世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有一份遗嘱,那对妈妈来说是个保障,可以规避很多问题。”
考虑了一段时间,她决定尽快立遗嘱:核验身份、精神评估,起草遗嘱、确认签字,然后在两位见证人的陪同下,以正式录像的形式立下遗嘱……整个过程很顺利。
“立遗嘱时,我就在跟工作人员说,这一套程序下来挺有仪式感。”在遗嘱中,她确认了房子和银行卡的归属问题,“办完手续就觉得整个人很轻松,以后没有后顾之忧。”
那些立下遗嘱的年轻人
会在年纪尚轻时立下遗嘱的,并不是只有李明明一个人。
日前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大众对遗嘱的接受度正在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
其中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在四年间翻了将近7倍。截至2020年底,已有553个90后在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
和80后相比,90后的遗嘱中涉及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只有17周岁。随着上述数据的披露,“00后开始立遗嘱了”、“怎么看待年轻人立遗嘱”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
“从90后人群立遗嘱增长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90后接受并愿意订立遗嘱。2020年,00后也开始立遗嘱,说明订立遗嘱不再是某个年龄段的‘专利’。”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律师表示。
年轻人有没有必要立遗嘱?
有人觉得不太理解,认为不管是谁,立遗嘱都不需要着急,意外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年纪轻轻且身体健康,更没这个必要。
也有观点表示:立遗嘱正是年轻人当下、规划未来的一种方式之一,恰恰体现了他们敢于正视死亡的勇气,以及对人生不确定性的防范意识。
陈凯分析,在没有写遗嘱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可能因为误解、猜疑导致纠纷;在没有纠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写清楚继承人范围等,可能导致家人未来办理继承手续时的麻烦。
另外,对于存款和理财产品而言,如果不写清楚财产清单,很可能家人无法找到这些财产。陈凯如此形容过对立遗嘱的需求,“就像一座盖在浮灰下的火山”。
“很多年轻人都能接受立遗嘱,我身边的朋友也理解,只不过他们没有付诸行动,还有很多人不知如何正确立遗嘱。”李明明相信,未来如果有机会,会有更多人选择提前立好遗嘱。
直面生与死,才能更好生活
早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寿是福,“死”是一个需要避讳的话题和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立遗嘱容易被打上“不吉利”的标签,尤其在亲属之间,对此往往避而不谈。
如今,遗产继承纠纷等种种现实情况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观念。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人们正以越来越坦然的态度,去面对这个原本有些沉重的话题。
“现在信息传递速度快,人们才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意外,才渐渐重视立遗嘱吧。随着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不断深入,有一天,死亡也会变得不是那么不可接受。”有人感叹。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李明明很认同这句话,人没有办法左右生老病死,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珍贵,活着应该好好地去爱、去珍惜,走到最后也尽量要不留麻烦和遗憾。
“直面生与死,你才能更好地生活。”她说。(应受访者要求,李明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