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开启文物保护修缮 老建筑活化利用焕新生
作为著名的侨乡,集美区保留着众多拥有百年历史的珍贵遗产。新年伊始,集美区就开启了众多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帮助这些老建筑“焕新颜”“获新生”,接下来我们就去一处目前厦门少有的古城墙修缮现场看看。
斑驳的石墙,蜿蜒盘踞的古榕树,在集美后溪村城内社,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城门威严伫立。当地村民介绍,这座城门始建于1662年,当年清朝政府采取“禁海迁界”政策,将居住后溪一代的沿海村民往内陆后撤,并在这里建城,原建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及城墙,如今只剩下北面这座攀有榕树的“拱辰门”留存。
集美区闽南文化研究会会员 王坚峰:它是目前我们厦门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古城门,1984年被厦门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场,修缮施工方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城墙勾缝处的树根杂草,修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由于榕树已在城门石墙上生长了上百年,绝大部分根系已嵌入墙体之中,导致城墙部分石块松动、脱落,对城内城遗址的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因此,此次修缮工作的重点就是,在兼顾保护古树和城门的基础上,对城门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后溪城内城遗址文物修缮施工方负责人 晏雪飞:我们这一次在保护过程当中,对它的一些石头,就是这个条石,先给它编号,就把它拆卸下来,然后重新给它归(位)安(装),然后对它的墙体的一些勾缝采用壳灰,就是用原来的材料这个形式,给它重新加固。
接下来,修缮单位还将对城门后方的宫庙进行保护修缮,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宫庙墙体已产生倾斜,修缮施工方将对倾斜墙体进行纠偏加固并复原宫庙内部的彩绘图案。
据了解,今年年初,集美区相关文保部门就开始对后溪城内城、黄庄杜氏家庙两处古迹展开修缮保护,并启动了东安红楼、张水群宅等40处“三年集中保护修缮项目”,计划年底完成28处项目修缮。在完成修缮后,集美区文旅局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对老建筑进行“活化利用”,让老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
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 黄克现:比如说作为一个文化陈列馆,作为展陈布置进一步开发利用,对游客对周边的百姓开放,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