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今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儿童每年新增约2万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和儿童该如何避免听力受损呢?一起了解一下。
医生表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统称为听力损失。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种。极重度听力损失,又被称为听力残疾。我国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士,人数位居五大残疾之首。其中,儿童和老人的听力健康尤其值得注意。
中耳炎易导致儿童听力下降
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约有80%的儿童都会患分泌性中耳炎。一旦听力下降,孩子会出现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性格也会愈发内向。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留意孩子的听力,如果孩子出现对声音反应迟钝等表现,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洪拥军:分泌性中耳炎及时地治疗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不会留后遗症的,那如果是时间长了,比如说有一两年都没重视的,有可能会引起一些胶耳就是变成粘连性的中耳炎,导致听力受损。
听力每下降10分贝 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
此外,约有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老年性耳聋。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老年人听力提早下降。临床研究显示,听力每下降10分贝,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听力损失可能会增加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症、孤独症等疾病的发病几率。
医生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如果听力损伤严重,要及时佩戴助听器或安装人工耳蜗改善听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