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里话灯谜:中国灯谜文化源远流长

特区新闻广场 2021-02-26 21:48:46

2021-02-26 21:48:46

  元宵佳节里看花灯,更少不了猜灯谜。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给应景地出一道灯谜,大家来动动脑筋猜猜看啊:“正月十五来相聚”,打一个食物。谜底是什么呢,我们放在接下来的节目中揭晓。

  为了能揭开这道灯谜的谜底,我得去拜访这道灯谜的出题人,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的会长,柯允华先生,他是一个资深的谜友,今年已经有68岁,按他的话说,从小学三年级起,他就已经在猜灯谜了。这可以说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字语言游戏,追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隐语”或者“谜语”的出现,当时的政客们会在发言中运用民间隐喻的方法来巧妙映射,宣扬自己的主张。发展到了隋唐时期,谜语种类越来越丰富,特别是随着诗歌的兴盛,大量的诗谜出现了。到了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会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上,从那时候起,就有了“灯谜”的叫法。柯老师说,在古代,人们把灯谜叫做“文虎”,而猜灯谜,则被称作“射虎”,以此来体现猜灯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会长 柯允华:灯谜主要有三个要素,一个是谜面,然后是谜目,再来就是谜底,比如很简单公交车上的“禁止手扶”,“禁止手扶”就当成一个谜面,打一个少笔字,那谜目是“少笔字”,那谜底就是“丈夫”的“夫”。

  闽南地区一直是我国灯谜文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清末民初,厦门的“萃新谜社”就聚集了不少灯谜名家,在当时中国的众多灯谜社团中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柯老师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猜灯谜活动非常兴盛,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而一直到现在,厦门的资深谜友、谜家依然多达百余人,他们活跃在全国谜坛,并在各种猜谜比赛中获得佳绩。谜友们平时以出谜面,猜灯谜为乐,根据天文地理,时事家常,他们都能创意出很多的灯谜。

  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会长 柯允华:有时候到街上去走一走,它是“安溪茶行”,我们就想,“安溪茶行”能不能出个谜啊,“铁观音就是好”,谜底“安溪茶行”,“行”变成“行”,哦,所以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时候在外面骑自行车转转,就会看到“高尚住宅”,就会想起唐诗,“白云深处有人家”,那么高的地方还有住宅,随时都在动脑筋哦。

  要猜出灯谜,其实有很多种方法。柯老师也跟我们聊到了一些猜谜秘诀,比如“会意法”、“增损离合法”等等。

  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会长 柯允华:大类的就是“会意法”和“增损离合法”,小的还有什么包含法,比如运动会它都参加(打一个字),运动会这三个字里面有个云字,它都参加,谜底就是“云”字,那像我们今天出的灯谜算是什么?我们今天出的谜面算是“会意法”的类型。刚才讲的“禁止手扶”算是离合法,就是把提手旁分离掉。

  柯老师说,总的说来,中国灯谜文化源远流长,它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凝聚了巧妙的语言智慧,更陶冶着生活的雅趣、情操,是一直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的民间文化瑰宝。

  记者 晓慧:好,刚才和柯老师聊了这么多灯谜的事,那还记得节目一开头我们提到的灯谜吗?正月十五来相聚,打一个食物,那么谜底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由柯老师告诉我们答案。谜底是“元宵圆”,为什么是元宵圆,因为正月十五刚好是元宵节,扣“元宵”,来相聚,大家团团圆圆,就扣“圆”,谜底是“元宵圆”。哦,元宵圆,所以您猜到了吗?说不定此时啊,您就正看着电视,吃着元宵呢,再次呢也借这个答案,祝大家元宵快乐!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