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漆线雕大师蔡水况先生辞世:大师留下的“礼物”将继续幻彩人间
25日,“蔡氏漆线雕”第十二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家中辞世,享年82岁。人们追忆,因为他,古老的“妆佛”技艺有了自己的新名字——“漆线雕”,并通过创新与重生,在工艺美术界中大放异彩。也正是因为他的授艺与传播,这门家族绝学不再只是独门荣耀,更成为了“厦门之光”,闪耀世界。
南普陀寺天王殿的四大金刚佛像,威严矗立,金光熠熠。少有人知道,这四座高达4.5米的金刚佛像,正是出自蔡水况先生之手。1981年,蔡先生受命重塑毁坏殆尽的这四座金刚佛像,他领着团队,多地考察,艰辛创作,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一份传世之作。
“漆线雕”起源于用漆线来装饰佛像的“妆佛”技艺。1939年,蔡水况出生于同安“漆线妆佛”的一个手艺世家,十几岁起就跟随父亲蔡文沛先生学习漆线技艺,学艺十年间,掌握了从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到装金填彩的全套工艺。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佛像的制作在当时被禁止,“漆线妆佛”的手艺奄奄一息。“危机”之下,1973年,蔡水况“创新性”地将这门专供佛像的漆线装饰手艺搬到了瓷盘、瓷瓶甚至蛋壳等器物上,并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采购订单纷至而来。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蔡老给了这门古老的手艺一个崭新的名字——“漆线雕”,也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学平:这一次创新代表了漆线雕厚积薄发的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因为有了这个案例,使这40年来蔡氏漆线雕这门手艺能一直从改革开放初期走向了我们21世纪,走向了我们2017年作为金砖国礼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有了那一次才有了我们现在蔡氏漆线雕,在至少在工艺美术,在民间工艺的这种领域里面,代表着厦门,代表了我们福建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在完成了南普陀四大金刚佛像重塑之后,蔡水况的技艺已炉火纯青。正当蔡氏漆线雕声名远播之时,他却选择了远离尘嚣,闭关在小阁楼上潜心创作,12年时间,他用令人惊叹的匠心雕琢,完成了14件漆线雕至美艺术珍品,也达到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
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学平:按照他的话说,是要为他父亲传授他正门家族的手艺,做一次总结+在80年代我们刚刚改革开放那种物质环境非常匮乏的环境下,他每天基本上都在阁楼里面创作这些作品,而且创作过程中它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制,还进行了各种创新,我们现在真的很难想象。
三百年传承,半个世纪创新。沿袭父亲广纳学徒的理念,蔡水况也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约束,专心培养人才,希望继续让这门古老技艺的生命发光。他更是走进社区、学校,为漆线雕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尽匠人的一份使命。
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学平:所以说他把民间工艺蔡氏漆线雕看成他毕生的一个事业,他更是通过做事业展现一种工匠的精神,真正体现那么一句话,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大师离去,但他将匠心融于手中的一丝一线,这些传世的艺术珍品、生生不息的漆线雕传统技艺,都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美的礼物,而它们还将继续幻彩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