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紧扣创新发展需求 提供人才要素保障
去年“9·8”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期间,我市推出“白鹭英才卡”2.0版本,并为首批“金鹭英才”称号获得者颁证。
市委人才办搭建“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平台,为人才、项目、资本搭建对接平台。(资料图)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春伊始,全市上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着力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为“十四五”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撑。
抓好招商引资,人才保障和营商环境必须紧紧跟上。连日来,我市人才工作部门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走进企业,倾听企业需求,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人才要素保障;同时,抢抓时机,迅速部署“三个七”引才聚才工作,确保在人才引育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助力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提升招才服务
筹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春节期间,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带队前往湖里、海沧、集美等地,调研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初步选址以及相关配套情况,谋划推动项目建设。
去年是我市“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我市人才工作部门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深度结合,不仅引进人才数量创新高,有效夯实了项目落地基础,还积极谋划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以人力资源催化项目增长提速。
去年,我市新增两个人力资源重点招商项目——海峡人力区域总部项目、仁联人力资源项目,目前已有包括任仕达公司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前程无忧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我市扎根。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聚合,将有效发挥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我市人才产业发展,加快人才集聚和人才流动,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后,既可吸引各类相关机构集中办公,也可举办大型人才对接交流活动,这将进一步集聚人气、方便企业,带动“产才融合”发展,提升我市人力资源产业化、市场化水平。
据了解,目前我市相关部门已在研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扶持政策,例如思明区已专门出台政策,加大对入选全球50强、全国50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引进力度,让人才成为招引项目的“金字招牌”。
激发人才动能
“以才引资”释放链条效应
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激励人才“留厦、爱厦、融厦”,实现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市牢固树立的“人才强市”战略中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拴心留人,我市不断优化“留才”环境,去年策划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人才服务、政策宣讲、交流对接和项目签约等各类活动146场,点燃全市引才新热度;同时着力提升“育才”服务,推出“白鹭英才卡”2.0版本,将服务功能嵌入“厦门市民卡”App,服务举措由原来的25项扩增到40余项,受到了广大人才群体的热烈欢迎。
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望强是我市“双百”人才,公司2020年成立,仅半年就实现产值3000万元。“厦门营商环境好,‘双百’人才政策具有吸引力。政府工作人员接地气,企业有困难都会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我们的子女就学需求也都很快落实了。”肖望强告诉记者。感动和认可背后,是肖望强以实际行动表明他坚定在厦门发展的决心。他积极对接中化集团等央企资源,引进金茂集团在厦合作成立公司,实现了减隔振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成果转化。“感谢厦门给了我这么好的发展机会,我们企业的技术还可以在轨道交通、车辆等领域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我们将会继续对接外地资源,拓宽技术应用场景,让企业做强做大,为厦门代言。”肖望强说。
苏晓东是我市首批文化产业英才,他正与中信集团积极对接,深入挖掘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内涵,致力创意再造真正属于鼓浪屿世界遗产活化价值的新文旅品牌IP。厦门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阳是我市拔尖人才,也是集美区首批投资顾问,今年他积极响应号召,留在厦门过年。他不仅时常奔走在招商一线,还积极参与人才咨政工作,为我市“两高两化”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人才生态决定了城市与人才的“黏性”,是极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聚智”品牌。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反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紧扣人才发展所需,才能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良好氛围,将人才资源转化为“招商引智”资源,更好营造城市发展生态,提升城市竞争力。
优化人才生态
让各类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转型发展,广纳百川,厦门向来求贤若渴。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精准引才力度。围绕重点项目、重要产业,精准招引高层次人才,全面完成“三个六”引才任务,不断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让各类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为了加大引才力度,我市全面推动“双招双引”有机融合,优化创新“选才”模式,修订完善“海纳百川”各子计划和“双百计划”,将人才评审向重点招商项目倾斜。2020年引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金融、文化以及旅游等各类中高端产业人才4000余名,入选人才均分布在我市重点产业项目领域。
为了加大留才力度,我市量身定制人才安居政策,通过“租、售、赠、补”等方式,大幅提升保障力度,让高层次人才“住得好”,让青年骨干“买得起”,让来厦新市民“有得住”。2020年发放人才住房补贴824人次共计9529.28万元,组织110名高层次人才完成人才房选房工作,为1887户“三高”企业骨干员工协调安排充足房源。
同时,不断加强教育保障,协调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企业骨干员工子女就学;开工建设人才子弟学校,满足产业人才优质就学需求。加强医疗保障,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制度,开辟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加强人才扶持,实行人才政策“快审快拨”模式,去年全年兑现发放“双百计划”“本土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扶持资金达1.7亿元。加强金融扶持,设立规模2.2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种子天使基金,为优质人才项目提供资金输入,破解人才企业融资难题,依托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双百人才企业板”,帮助11家人才企业融资数千万元。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新格局孕育新契机。我市将努力把厦门打造成为高端人才集聚、高端成果频现、高端项目落户的高地,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