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疫情新形势不容丝毫侥幸心理

厦视直播室 2021-01-06 20:56:48

2021-01-06 20:56:48

新闻头条我们来关注疫情防控。1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2例,其中本土病例就有23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增加。为加强疫情防控,昨天,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个防控指南,对全国各地的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和展览场所作出新的防控要求。

商场、超市应拒绝不戴口罩顾客进入

《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中提到,工作员工在物品交接传递时应当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顾客不戴口罩时,应拒绝其进入商场、超市。乘电梯时要全程佩戴口罩。鼓励将进口冷链食品的检验检疫证明、通关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及追溯码,在销售区进行张贴公示,让顾客放心消费。

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其健康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代办、出示“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做好人工服务引导。

农贸市场摊位应一日一清洁

《农贸(集贸)市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中指出,活鱼交易与宰杀分离,水产品交易区与分割加工区分离,均实施物理隔离。每批宰杀结束后,应当冲洗场地一次,保持卫生整洁,产生的垃圾应当及时处理。

工作员工在物品交接传递时应当佩戴口罩和手套,顾客应当佩戴口罩,挑选商品时建议佩戴手套。顾客不戴口罩时,拒绝其进入市场购物。

餐馆应提供公筷公勺 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则明确,在高、中风险地区运营的餐饮服务单位应记录员工外出情况等信息。对直接操作冷链食品等高危风险的从业人员要及时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加强重点防护。

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废弃口罩应设置专门垃圾桶。每天对垃圾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

对于合餐顾客,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公勺公筷宜采用不同颜色、材质或突出标识等醒目的方式进行区分。鼓励提供密封包装的牙签。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重点节假日时段应审慎举办展览活动

《展览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称,中高风险地区暂不举办展览活动。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低风险地区可举办必要的展览活动。冬春季节及春节等重点节假日时段应审慎举办展览活动,鼓励和支持展览活动线上举办。原则上不邀请境外人员入境参展观展,鼓励境外参展商和观众通过在线方式参展参会。

疫情防控不放松:1、地铁乘客100%戴口罩 站点上线口罩售卖机;2、测温消毒不松懈 地铁列车每日两次消杀

入冬以来,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复杂。我市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领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地铁乘客100%戴口罩 站点上线口罩售卖机

上午10点多,地铁2号线蔡塘站内乘客不多,不过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佩戴了口罩。轨道集团介绍,从2020年1月26日开始,他们就要求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虽然已经过了一年,但依然没有松懈,市民乘客的配合程度也很高,目前地铁运行中的口罩佩戴率依然是100%。

测温消毒不松懈 地铁列车每日两次消杀

另外现在,所有的地铁站已经换上了红外线测温仪,乘客进站后,仪器会自动识别,自动测温。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站内人流量很大,公共区域的清洗消毒工序也必不可少,上午11点,蔡塘站内又开始了常规的消杀工作。

厦门轨道集团运营分公司岭兜站区副站区长 张洁玲:会做很多的消杀工作,乘客密切接触到的设备,比如说自动售票机,匝机,还有扶手带这些,每两个小时都会做一次。

记者 王玉琨:其实在厦门地铁的运行过程当中,要求乘客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乘车已经是地铁防疫工作的最后一环了,而真正的防疫工作第一环从这里就已经开始,这里是厦门地铁厦门北车辆段运用库。

车辆段和停车场,是地铁列车停靠进行检查、维修的区域,从去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车辆回场后的检修就多了一道工序——车厢消杀。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地铁1、2号线每天上线运行的列车有60辆,这些车辆每天都会进行两次消杀,一次是在中午列车到站后,另一次是晚上所有车辆回场后的统一消杀。其中,座位、空调、扶手是消杀的重点区域。

公交方面,我市的BRT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线路,同样都要求乘客佩戴口罩才能乘坐,有14个重点车站也配备了口罩售卖机,后续还将陆续投放到其它站点。

乘客:公共交通工具毕竟人来人往很多,戴口罩就是一种防护嘛,起码自身起到一个防护,对别人也是一个保护。


新闻观察:疫情新形势不容丝毫侥幸心理

入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起来,全国已经有49个中高风险地区,再次敲响了加强疫情防控的警钟。对此你怎么看?

疫情新形势不容丝毫侥幸心理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和松劲懈怠。在过去的2020年,全国上下奋力抗疫,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长期性、严峻性,以及防控失手的危害性。特别是入冬以来,国内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们要保持如履薄冰、慎终如始的心态,针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特点新挑战,来进一步查缺堵漏、固强补弱,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加精准更加到位。

重点公共场所升级精准防控 需公众高度配合执行

商务部印发的防控指南,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商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度高、社会关注度高,一旦因为各种疏忽造成疫情扩散,对市民生活将造成极大影响。但事实上,就厦门而言,前段时间不少重点公共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措施有点松动了,比如大型商超、景区里测温和戴口罩的少了,食堂、餐厅里吃饭的人更加密集了,而且没有保持一定距离。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吃紧,我们有必要重申甚至提高重点公共场所的防控要求。也许会带来些许不便,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配合执行,这既是对自己的健康安全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另外,我也注意到在诸多防控举措中体现出的温馨细节,例如,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其健康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代办等替代措施,而且现场还要做好人工服务引导。我们的防疫举措不允许出现一点漏洞,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个体。疫情让这个寒冬更显冷峻,但是我们的抗议决心和信念,以及体现在细微处的人文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