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二):古老技法石沪捕鱼 传承两岸海耕记忆
俯瞰台湾澎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古老的人工建筑物--石沪,仿佛一串串镶嵌在浩瀚海洋上的项链。石沪,也称鱼护、石获,在大陆东南沿海也有迹可循。在茫茫大海,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壮观的人工建筑?台湾的石沪与大陆又有着怎样的联结?今天的《根脉》,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探寻这条优美而神秘的石沪线。
柯进多,台湾澎湖列岛上的渔民,和其他渔民一样,现在大多用机帆船捕鱼。不过,在柯进多的记忆里,父亲和爷爷那辈的渔民,用的都是古老的石沪捕鱼,自己从小耳濡目染,现在也已经是当地修护石沪的老师傅了。
台湾澎湖渔民 柯进多:我还没有读书,小学就跟着爷爷去石沪,小时候都搬石头而已。
澎湖海域上的石沪都是祖辈留下来的,每一口都有名字。这就是柯进多家的石沪,名叫粪尾门,是爷爷那一辈修建的。当时,修建这样的石沪,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石头重达百斤,要一块块通过木板运到海上。柯进多的爷爷、兄弟五人,联合另外三家表兄弟,八个家庭耗时八年,合力修建。修好以后,轮流捕鱼,每家一天。
台湾澎湖渔民 柯进多:风浪越大,石沪底端越要宽,越宽的话,当然堆的时间会越长。
用一层层石头垒成环形围堰,它的坡度是祖辈们反复摸索出来的。大浪打来时,不会把石头冲垮。石沪利用海洋的潮汐变化,涨潮时,鱼跟着潮水流进石沪,落潮时,海水褪去,鱼留在了石沪里。
台湾澎湖渔民 柯进多:当初有大概102到103个,(现在)剩下四十几沪。
潮起潮落,守堤待鱼。如今,这些石沪虽然早已不再使用,但柯进多依旧坚持每年修护一次,因为这是家族传承的记忆。
台湾澎湖渔民 柯进多:祖先从大陆过来,为了下一代,能不能有十个或八个(保留)起来,完成这个传承文化。
傍晚,75岁的蔡金诚又来到海边,他是整美村里年纪最大的渔民,至今仍用石沪捕鱼。
漳浦渔民 蔡金诚:我在九岁的时候,就跟我父亲在海边抓鱼了,这是我父亲教会我的。
蔡金诚回忆,以前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石沪捕鱼,但现在,渔民们早已不用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村里还会石沪捕鱼的人,不过三人。与其说是在捕鱼,不如说是想坚守点什么。
漳浦渔民 蔡金诚:这个石沪要保护好,传给下一代的人,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物。
此前,关于石沪的研究并不多。整美村的石沪,相传建造于300年前,在福建泉州,也曾发现过距今500多年的石沪遗址。1696年清朝康熙年间的《台湾府志》中,也有对澎湖石沪的记载。
自明朝起,闽南地区,尤其是泉州、漳州的先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台湾,带去了许多当时先进的生产技艺,石沪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海耕方式之一。
如今,在台湾海峡的两边,依然留存着不少石沪,它们大多不再发挥捕鱼的功能,尤其是澎湖七美屿的双心石沪,早已演变为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石沪,如同一串又一串的项链,镶嵌在海岸线上,经历着浪涛的冲刷,联结着两岸的根脉,更见证着中华民族认识自然、顺乎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