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脉(一):漫漫寻根路 续血脉叙乡愁

两岸新新闻 2020-12-21 22:17:50

2020-12-21 22:17:5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它历经千年积淀,早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中。今天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根脉》第二季,聚焦深植两岸、凝聚认同的中华文化,寻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和"魂"。

初次见面的时候,中国人总习惯先问一声:"您贵姓?"姓氏,承载着中国人传统的宗族文化,连接着数千年的血脉传承。对于台湾同胞来说,解码自己的姓氏源流,就是不忘家的方向。今天第一集,我们就跟随在厦门的台胞宋茂清,开启一趟寻根之旅。

台胞 宋茂清:很多人都问我是哪里人,我生在台湾,根在大陆,从1998年到现在,我一直在找我的祖籍地。

宋茂清来自台湾苗栗。1998年到大陆创业的他,心中却始终有个疑问:自己的祖辈过台湾前,家,究竟在哪里?

台胞 宋茂清:我们祖先的牌位和坟墓左上角,都有写"银同"两个字,银同是同安,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厦门。

范围缩小,但寻找仍如大海捞针。初到厦门时,宋茂清人生地不熟,只能在同安挨个打听。听说同安有个"宋宅村",他兴匆匆赶去,没想到败兴而归。

台胞 宋茂清:去了两趟(宋宅村),结果宋宅现在都住姓李的,不住姓宋的,我了解到他们当时都迁居了,我在同安没有找到。

曾经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宋茂清祖辈在台湾的房子,也让其几代人保存的族谱化为灰烬。族谱被毁、第一代过台湾的祖先名号未知,宋茂清常常自问,真的还能找到吗?

台胞 宋茂清:只有一代,二代是大陆出生,一代不知道名字 就只好从二代去找,现在不知道二代当时年纪多大,万一他太小,族谱里面没有被记载,就无从找起了。

年龄越长,对"根"的渴望越强烈。就在几天前,宋茂清接到闽南宋氏宗亲会会长宋奇盈的电话,得知翔安嶝崎村有上千名宋氏后人,可以提供族谱查阅。希望,再一次被点燃了。

两宋宗祠前的对话:我们宋氏的族谱,上下册,叫择选,宋择选,我们这名字上,对看看,你是说从金门,对,他是从这边到金门,金门再到台湾。

两大本宋氏族谱,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嶝崎村宋氏宗亲的迁徙与发展。手指每划过一页,都让宋茂清的内心多一分焦急,看到族谱里赫然记载的"台湾苗栗"字样,他一度心头一振。

两宋翻族谱对话:台湾苗栗,苗栗宋氏的,这个没有,清代你看,到苗栗,这个到苗栗公馆,这不是。

还是没找到,每次感觉就要接近真相,但每次却都差那么一点。

宋茂清与台湾家人打电话:还是没有找到,已经找了好多个地方,因为现有的资料太缺少了。

不过此次嶝崎村的寻找,并非一无收获。宋奇盈告诉宋茂清,福建的宋氏,大多源自莆田,或许那里的族谱能找到"择"字辈宋氏先祖迁台信息,宋茂清决定去莆田碰碰运气。

听说有位台湾宋氏宗亲来寻根,福建省多个宗亲会代表赶到莆田相聚,场面好不热闹,大家围在一起,出谋划策,帮助宋茂清寻根。

根据《宋氏联谱》记载,唐懿宗咸通六年,文贞公宋璟曾孙宋易自河南迁居福建莆田,尊宋璟为福建本支宋氏一世祖。此后,宋氏在福建各地播衍,其中也包括不少迁台支脉。多年来,从对岸回来这里寻根的人,一直就没有断过。

台胞 宋茂清:从来没见到这么多姓宋的聚在一起,虽然我们隔了这么多代,但是血脉是相连的,就跟失散多年的亲兄弟,突然聚到一起,见到面,真的很感动,我兴奋得泪水都快流出来了。

招待远方亲人,老宅里的席面开场了。汤圆上桌,圆圆满满,这既是莆田人过冬至的传统,也寓意宗亲团聚的喜悦。

宋茂清招呼自拍:大家一起来拍张照吧,我数123就拍。

按下手机快门的一刹那,团聚与欢笑,也深深留在了宋茂清的记忆里。莆田之行,宋茂清依然没找到"择"字辈祖先的名字,但宗亲们送了他一本《宋氏联谱》,里面记载宋氏后人的迁播信息。一场相聚、一本族谱、新的线索,让宋茂清的"寻根路"拨云见日,柳暗花明也许就在下一个转角。

台胞 宋茂清:还是会继续找,花再多的代价和时间我都愿意。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游子无论走了多远,都会记得家的方向。相同的血脉,连着两岸同胞的根与魂,无论跨越多少山海,都将重聚、团圆。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