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我们与“焦虑式”教育的距离
孩子上小学后,不少家长都会面临着如何教育孩子的困惑与焦虑,厦门实验小学的潘品瑛老师创办“小水滴成长俱乐部”的经验,为家长们提供了启迪教育智慧、探索家校合作模式的新路径。十年来,通过这个公益的读书平台,家长们渐渐地认识到一起与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也尝到了阅读与交流的甜头,在思维碰撞中提升了教育的智慧。今天的浪花视频,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家长:如果我们给他60分,他一定考60分。
家长: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你是没有办法,直视他的成绩。
家长:我们在上小学,刚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就是用我们形容的,荷枪实弹的,全力以赴奔赴战场那种心态,甚至不惜玉石俱焚。
家长:很多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写到晚上十一点,就为了把那个字,给它擦了写、擦了再写。
家长:天天所有的孩子回家,所有的父母,打开手机的时候,全是老师给每个家长安排的任务。甚至有的小孩子,一天一篇作文。
家长:唯一就报了一样兴趣班,写字。这是唯一的一个兴趣班,而且这个小孙子还时常提出,我不去写字课了。然后我们看到周围的,别人都各种兴趣班,都是比他双倍以上的量,就是非常多的兴趣班。那我如果现在不给他压力,以后的中考,要淘汰那么多的孩子,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厦门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班主任 潘品瑛:我们很容易透过一个小小的,家庭教育当中的一个细节,我们自己很容易放大。我们是不是总是想当那个一百分的爸爸妈妈,想当那个足够好的爸爸妈妈。然后老想说,万一哪里做不好,越负责任,心里压力越大,就像刚才奶奶说的。
我是潘品瑛,我来自厦门实验小学,我是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今年是我职业生涯第26年,在十年前,身边很多爸爸妈妈跟我分享,他们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很多焦虑、很多困惑。我就在想,既然我们共同面临这样育儿的难题,不如我们一起来抱团取暖。所以我们当时就创办了,这样一个小水滴成长俱乐部。这个团体,它是纯公益的,从陪伴孩子阅读开始尝试,今年第十年了。真的叫,慢而不断,像小水滴一样,一滴一滴地持续向前。
上了小学有了作业,我们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变成了怪兽。父母都恨不得自己拿起笔来,替孩子写作业。
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常常提倡每天15分钟。我们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共读绘本,那么亲子阅读,它已经不单是读故事了。它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的建设。
透过学习、透过体验,透过大家在一起的这种思维的碰撞,我想这样的一种抱团取暖。我们的父母彼此的看见、相互的听见,还有相互的帮助和支持,给到了我们家长,很真实的一种力量。
父爱的这种缺席,也是我们小水滴这几年的一个观察。第二年,爸爸们都被我们吸引过来了。很多的爸爸,走进了学习的管道里来。就我们班有一半的爸爸都参加活动,他们说,我们正在进行,细微而深刻的变化。细微而深刻,我觉得太美了。其实育人它很慢,那么如果你很快很有效,那要怀疑一下。但是很慢,但很深刻,这真的很美好。
逸桐爸爸这个案例,我是去家访我发现了。他的爸爸在他的成长中,这样的付出。他每一天早晨都陪孩子去晨练,送他过来,其实是一个仪式感,就是陪伴的作用。就是告诉孩子,这个事情我们全家人很重视。爸爸即便是运动完了,也要陪他过来。但是他训练完了之后,我一定会坐在这,陪他吃个早饭。那吃完早饭,我们俩会骑着自行车,我送他去地铁站,送他去上学。
这份爱的这种支持,它可能会伴随孩子未来,在青春期、在更成年的时候,面对困惑的时候,他觉得我的家人,一直在边上陪伴我在支持我。因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状况出现,就像逸桐爸爸说的,他很容易呈现成果,也很容易尝试失败。包括时间管理,这些都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做父母的时候,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他看见小时候的自己,他看见不完美的自己,他看见那个曾经让自己很难过的、很焦虑的,可能看见,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都在做父母的这个路上,都慢慢地和解了。有一句话一直支撑我,它说一个人可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们就是想走得更远的那群人,所以就慢而不断。因为慢,所以不会断。
海沧区教育局副局长 孙明云:每一个人可能最后,都是普通的、都是不完美的。我们自己,包括我们的孩子们。所以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或者接纳我们自己的这种普通跟不完美,乃至于我们孩子的普通跟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