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红树林“受伤”:筼筜湖部分红树植物倒伏枯死

特区新闻广场 2020-12-20 21:58:53

2020-12-20 21:58:53

  在筼筜湖的导流堤旁,种植着连片的红树林,这些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为筼筜湖的生态多样性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也为城市增添了优美的景色。不过近日却有市民向我们栏目反映,这些红树林中,有部分植株发生了倒伏,还有一些已经枯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的记者也进行了调查了解。


  筼筜湖部分红树植物倒伏枯死

  从筼筜书院一侧进入筼筜湖堤岸,还离着很远,记者就看到远处的红树林中,有部分枯黄的颜色,在一片绿色中显得尤为醒目。这些已经枯萎的红树植物零星分布在整条红树林带中。走进筼筜湖的内导流堤,情况就更明显了,在堤岸靠近白鹭岛一侧,种植着三米宽的红树林,而发生倒伏和枯死的,基本都是最外侧的。记者注意到,这些红树植物大部分都是从根部开始倒伏,横亘在滩涂上,还有部分根部已经完全脱离土壤,枯死在树丛中,不过这些都还是零散分布在树丛中,没有大面积倒伏。可在观鹭台附近的堤岸边,情况就更严重了。

  记者 王玉琨:在最能够接近到这些红树的位置能够看到,在我身后的大概几十棵红树,其中有一半都已经倒伏,而且是连根倒伏的,剩下还活着的这些红树也已经发生了倾斜。

  记者注意到,在这片红树林后方,种植了几棵榕树,茂密生长的榕树树冠巨大,明显已经挤压了红树林的生长空间。另外,所有发生倒伏、枯死的红树植物大约有七八十株,它们都种植在红树林最外侧,并全部都是从根部开始出现问题。


  专家现场勘查 水土流失是主因

  那么,这些红树植物究竟为什么枯死呢?记者找到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卢昌义教授,卢教授也跟我们一起到现场进行了勘察。经过初步观察,卢教授表示,这片红树林种植带已经形成了一个斜坡,最外侧的土壤明显沉降,他初步判断这些红树植物发生倒伏、枯死的原因,应该是水土流失。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卢昌义:看了一下,不是因为病虫害造成了这样的问题。那主要的问题,我们的判断,主要是因为时间长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方说那个榕树的原因。

  卢教授表示,2000年,他也参与了筼筜湖红树林种植的项目。最初,堤岸是用石块堆砌的,堤岸旁就是湖水,并不适合红树林的栽种。为了种植红树林保护生态,施工时在堤岸一侧使用木质围堰,围出了8到10米宽的一条种植带,并在其中填满泥土,这才种下了这片红树林。20年过去了,这片红树林已经颇具规模,但水下的木质围堰可能已经腐烂并坍塌。在湖水的冲刷下,围堰内的种植带发生了水土流失和土壤沉降,而红树植物的根系并不发达,土壤的流失让它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 卢昌义:烂掉围堰崩塌以后,里面填的泥土就流失掉了,整个滩涂的滩面就降低下来。红树植物的根都是比较浅的,因为他越往下面的是厌氧的环境,所以没有办法长得很深,定得很深。一旦表面的水土流失以后,他没有办法很好地生长,那这个时候就倒伏了。

  在现场勘察时,筼筜湖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并与卢教授进行了沟通,并表示后续他们将会制定方案,对这些红树植物的生存环境进行整改,具体整改情况我们栏目也会继续关注。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