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影业“西游记”(三):同根同源让两岸电影更“合拍”
回溯两岸的电影发展历程,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都是两岸通力合作的产物。28日的《台湾影业"西游记"》,我们带您去了解两岸合作电影的故事。
电影《妈祖回家》以现实中的莆田人和台北人为原型,讲述了一段特殊背景下的台海历史,深刻诠释两岸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情缘和妈祖文化的巨大魅力。
《妈祖回家》改编自大陆青年作家王鸿的小说《台北来信》,2013年,徐建成就与王鸿开始筹备把小说搬上银屏,由于这是一部两岸题材的电影,徐建成从一开始就计划着要让更多的台湾电影人,参与到电影制作中。之后徐建成多次往返于两岸寻找合作方,2018年,他遇到了西进大陆发展的台湾影人潘志远,双方一拍即合。
电影《妈祖回家》出品人、执行制片人 徐建成:这部戏一开始,我们就把它定位为两岸合作的一个戏,我们从演员的选择开始,包括影视公司,包括后来一些剪辑师工作人员的使用上,我们都希望说能够有对岸台湾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部电影。
电影《妈祖回家》后期导演 台湾影人 潘志远:我想说《妈祖回家》这部电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两岸交流的机会,所以我们就决定参与,因为它确实描绘了两岸关系还有两岸对妈祖的敬仰,也就是因为写实,所以我们如何在剪辑的过程中把这个写实的状态,通过剪辑的方式让它更真实。
妈祖文化作为两岸民间的共同信仰,为这次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部电影先后在莆田莆禧古城、贤良港等地取景,上周五,电影《妈祖回家》已经在影院与观众们见面,不久之后影片还将在台湾地区推广。
电影主创人员表示,如今两岸的影视合作空间越来越广阔,如何找到共同的文化情结,把华语电影推向世界,是两岸电影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电影《妈祖回家》编剧 王鸿:原著的妈祖文化这一块,是我后来增加了很多分量,目的就是要把两岸故事的框架,以妈祖文化的精神为引领,突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两岸的民心想通。
台湾影人 电影《妈祖回家》后期导演 潘志远:我特别要强调华人影视,在世界影视上迈出自己的一步,我觉得这是两岸影视要去想的,我们不光是拥有本土的题材,要把这些变成中国人的优势发扬到世界。
近几年,两岸合作的影片越来越多,《重返20岁》《大喜临门》《刺客聂隐娘》等佳片频出,看好两岸影视合作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台湾影人加入了合作队伍。不少台湾影人都坚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两岸合拍影片与观众见面。
台湾导演 吴功:尤其是跟大陆公司合作,在发行上面是有帮助的,两岸合拍一方面,互相可以交流,吸取一些经验,互相能够增加自己的技术。
台湾影人 电影《妈祖回家》后期导演 潘志远:同源同种,还是要到大陆去得到相对的资源,或是一些支持,我觉得那也是台湾朋友之所以愿意前进大陆(发展),在大陆寻找可能性,这样的联结和交流是必须的,而且也乐观其成,两岸的文化是没办法割舍的,我们从文化角度出发,给彼此开发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