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读两岸》(二):共赴国难 光影记录台湾抗日岁月

两岸新新闻 2020-11-24 22:14:09

2020-11-24 22:14:09

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这期间的半个世纪,台湾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回归祖国,与日本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像台湾八卦山战役、雾社事件以及"台湾义勇队"在大陆抗日事迹等,都在台湾抗战史上留下了悲壮而光辉的一页,这段历史也是两岸电影人拍摄的重要题材,它们已经超越了电影文本本身,成为两岸同胞并肩战斗的见证与记录。今天的系列报道《看电影 读两岸》的第二集《共赴国难》,我们就通过电影,带您重回那个民族危亡的时刻,一同追忆两岸同胞共御外辱的故事。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激起当地有识之士的反抗。爱国志士丘逢甲组建义军与日寇浴血奋战,掷地有声地喊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号召得到岛内各界积极响应。电影《一八九五》就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叙述,电影以台湾抗日将领吴汤兴为原型,讲述他投笔从戎,组建客家义民军,与日本殖民者殊死搏斗的故事。该影片是台湾首部客家话电影,2008年上映后掀起观影热潮,成为当年台湾电影首周票房冠军。

彰化八卦山上的累累白骨,也是这场战争无法抹去的痛。1895年,吴汤兴统领的义军与爱国将领刘永福率领的"黑骑军",于彰化八卦山与日军血战,最后连同附近居民一道惨遭屠杀。这一事件也被拍成电影《乙未之风雨摧城》,即使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守护脚下的土地与身后的乡亲。2011年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又让观众将目光聚焦于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族,"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赛德克族人荡气回肠的坚持,在台湾抗日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笔。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台湾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宝岛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而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也发现,欲救台湾应先救祖国,欲求台湾民族革命运动的成功,需先争取抗战的胜利。抱着这样的信念和生死不负的决心,近五万名台湾同胞奔赴大陆,与祖国并肩战斗。

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儿子 李力群:1915年台湾所有抗日武装部队,都被日本人消灭掉了,我父亲认为在台湾继续抗日的话,是无畏的牺牲,必须要靠祖国,只有祖国才能收复台湾。

李力群的父亲李友邦,祖籍福建同安,是台湾著名爱国抗日将领。1939年,李友邦在浙江金华组建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这是大陆当时唯一一支由台湾同胞组成的抗日队伍。台湾义勇队员不擅长开枪,但他们利用自己熟知的医疗、教育和工程建设知识,在金华等地设立战地医院、开展生产报国,成为当时后方斗争的重要力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所副所长 黄俊凌: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很多台胞懂日语,所以他们发挥语言的优势,翻译一些情报 审讯俘虏,此外台湾义勇队下有个台湾少年团,都是一些小朋友,他们有很多文艺的才能,经常在劳军当中发挥作用。

1942年金华沦陷,李友邦带领台湾义勇队转战福建武夷山、龙岩以及厦门等地。期间,义勇队还对占领厦门的日军发起了三次军事行动。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义勇队员从厦门分批返回台湾。返台前夕,李友邦在厦门南普陀后山的石头上写下"复疆"二字。

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儿子 李力群:台湾义勇队 少年团以前的臂章,都有"复疆"两个字,代表台湾必须要收复,收复完之后回归给祖国,当时我父亲的理念就是这样子,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对要保卫祖国。

数十年过去了,大陆先后拍摄《台湾1945》《复疆》《台湾义勇队在金华》等纪录片,讲述这段两岸同胞守土卫疆的故事。

记者 廖媛:在很多以台湾义勇队为题材的纪录片中,都会出现这尊铜像,这是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将军的铜像,当年就是在这里,台湾义勇队成立了金华台湾医院,如今在这个旧址上建成的纪念馆,共分为两个展厅,其中一个展厅汇集了两岸很多知名人士的题词,像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汪道涵老先生题写的,台湾义勇队在金华,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题写馆名,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国民党另一位前任主席连战则写下,同祖同源同文,连山连水连心这十二个字,也让两岸并肩作战的过往,换了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抗战胜利如同一道光,冲破了笼罩台湾半个世纪的黑暗。电影镜头下的每一次抗争、每一个牺牲,都直抵观众内心,两岸民众共同经历的那段苦难岁月,无论被提起多少次,都具有同样震撼的力量。共赴国难,血肉相连,守望相助,同气连枝。正如李友邦夫人严秀峰到大陆寻访义勇队足迹时所感慨的:"长忆当年抗日寇,少年斗志喜已酬。振兴中华跨世纪,两岸同胞共携手"。

台湾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民族危难之际,台湾同胞没有缺席。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进程中,台湾同胞也定然不能缺席。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