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门”(七):因台而“特” 厦门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厦门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而在很多台胞看来,这里也是两岸融合的温馨家园。近年来,厦门加快推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推出一条条暖心实策。目前,生活在厦门的台胞超过12万,有越来越多的台胞以主人翁的热情,参与到厦门特区城市建设、社会治理中,共同推动厦门成长。
在厦台胞 简荣作:我叫简荣作,是1990年来到厦门的,我是见证了厦门的繁荣,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2020年,厦门真的可以说是很现代化的城市。
1990年,简荣作受公司任命来到厦门,那时,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已经起步,鹭江道开始出现了高楼,道路也慢慢变宽变平坦。1999年,简荣作经过台胞朋友介绍,搬到兴隆社区居住,在这里,他找到了家的感觉。
在厦台胞 简荣作:这里所有的不管是居委会,还是业委会,各方面都非常照顾我们,像一些嘘寒问暖都会很照顾我们,整个所有习性,所有环境,我感觉跟台湾一模一样。
兴隆社区最高峰时,有近千名台胞居住于此。为了让台胞们快速融入"大家庭",社区办事服务大厅专设对台服务绿色通道,一个服务于台胞、为融合而生的"孵化基地"因此逐渐成型。2013年,兴隆社区成为厦门市唯一的对台服务试点社区,并选举社区居民熊麒成为大陆首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
大陆首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 在厦台胞 熊麒:从2010年之后,我觉得整个环境的改变也好,整个政府的政策,就把"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提出来了以后,我觉得有明显的,针对很多惠台的政策,或者对台胞的一些,包含一些,我现在台胞助理的职务,或是调解工作室,都是希望能够拉近两岸的距离。
为了让台胞更好地融入,兴隆社区积极学习台湾社区的治理经验,一步步探索社区合作治理创新模式。2014年,社区成立了发展理事会,其中台胞理事占比三分之一。
厦门兴隆社区党委副书记 居委会主任 郑灵巧:我们也组建了社区发展理事会,我们下面还成立了一些社团组织,比较成熟的现在就有爱心妈妈手工坊、银发加油站、童心合唱班,这个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由我们的台胞担任老师。
厦门兴隆社区的点滴变化,正是两岸同胞融合的最直观表现。这样的模式,在厦门已成为常态。在2018年大陆颁布"31条惠台措施"的基础上,福建又进一步推出42条措施,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厦门也相应提出了45条具体措施。随后,大陆继续推出"26条措施",厦门也紧接着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围绕着一个"惠"字,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做加法。
在厦台胞 林泓杰:我想厦门市政府对台胞是非常支持的,我们在这里,从小学读书开始,就会特别照顾我们台商的子女,所以在入学上面都给予特别的优待,他们都得到很好的教育。
大学留学日本,曾在上海待过两年的台商林泓杰,2000年来到厦门,并把太太和子女都带来安家。说到20年来的变化,林泓杰最有感的就是台胞证从一纸证明到一本证件再到一张卡片的转换。
2015年7月1日台胞签注政策全面取消后,同年9月,卡式电子台胞证全面启用,台胞往返两岸自助通关更加省时便利。2019年9月1日,《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正式实施,持居住证的台胞在大陆享有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9项便利政策措施,涵盖了台胞在大陆的工作、生活、学习。这些政策措施切中需求点,细致入微,让在大陆生活的台胞深感温暖,让"两岸一家亲"更进了一步。
在厦台胞 林泓杰:网络上像在淘宝网的登记,还有像在银行办手续,还是像搭高铁的时候我们去领票,我们输入这个码就可以马上拿到,非常便利。
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年来,在营商环境迅速提升的同时,厦门也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加快推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大到买房置业、医疗保障,小到使用微信、支付宝掌上消费,"第一家园"已不只是一句暖心的口号,而是化身成为让台胞在大陆生活越来越融入的众多举措。
在厦台胞 简荣作:我很喜欢这个城市,非常喜欢。
台籍教师 林维斌:能在这种进步发展的社会里面工作或者居住,参与到这里面来,很幸运。
台籍学生 李由煦:惠台政策对台青、台生来说,是一个挺重要的力量,让我们决定留下来继续闯。
四十年来,因台而"特"的厦门,用坚持不懈的先行先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台交流合作的"厦门模式",写就这本厚厚的"两岸故事集",成为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的家园。今天的厦门,是台湾同胞们的寻根故土、两岸交流的前沿、更是逐梦筑梦的家园,在这里,两岸融合发展已成为壮阔大潮,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