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显担当:用镜头文字声音战斗 抗疫我们一直都在

厦视新闻 2020-11-06 19:51:10

2020-11-06 19:51:10

再过两天,就将迎来第21个中国记者节。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厦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奔赴抗击疫情主战场,舍小家为大家,及时准确报道疫情防控信息,采写了大量防疫战疫一线的动人事迹,在疫情关键时刻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走近几位在一线抗疫的新闻工作者,听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是我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疫情发生后,厦门日报记者陈莼来到这里采访不下20次。确诊病例救治工作如何有序开展,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加强防护,带着这些问题,2月5日,陈莼冒着风险走进隔离病房外的潜在污染区。当时,陈莼多少有些紧张,但当真正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屏时,紧张的情绪却转化成一种动力。

全国城市党媒抗击疫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厦门日报社专副刊中心医疗卫生工作室记者 陈莼:我看到眼前的医护人员他们逆行而上,他们护目镜上透出的这些雾气,还有脱下防护服后他们湿透的衣裳,都是一点点感动着我,也鼓舞着我,让我坚定信念,必须与他们同行,也要将他们的事迹报道给大家让大家知道。

抗疫至今,陈莼已经累计发稿400多篇,采访报道时间超过1000小时,每一个重大抗疫报道的现场,总能看到陈莼忙碌的身影。

疫情期间,和陈莼并肩作战的,还有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记者官宇,他也亲身经历了厦门抗疫的全过程。因为采访需要,他经常要去定点救治医院、隔离酒店等高风险场所。官宇坦言,在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作为一名对接医疗口的记者,必须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用笔和镜头与疫情做斗争。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采访团队记者 官宇:我甚至跟陈莼,跟广播的同事我们曾经有开一个玩笑,我说如果我们三个人真的感染了,我们大不了就去杏林分院去写蹲点日记算了。

对疫情的采访有紧张有担忧更有温情。2月17日,官宇第二次到厦门湖北籍旅客定点安置酒店采访时,一位湖北籍游客田阿姨拿着一封写满好几页纸的感谢信,面对镜头流下了两行热泪,这一幕让官宇很感动。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采访团队记者 官宇:感谢信上写的就是说非常感谢厦门,给他们提供这么好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住了十多天,工作人员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我自己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去把这个事情去报道好。

海蕾是FM996厦门综合广播主持人,她曾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报道,今年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她就开始关注疫情的发展变化,除了每天及时汇总各种疫情信息传递给听众,她更是在厦门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的第一时间,和医疗队员取得联系,用电话采访的方式,记录下前方医护人员的点滴故事,并精心汇总成近30篇人物报道。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主持人 海蕾:儿童医院的一个“90后”护士朱文静,她当时是刺破手指写下说我一定要参战。还有一个也是“90后”的护士是来自弘爱医院的郑燕丽,她那一天刚好穿着防护服,突然间不适了,特别想呕吐,但是不行,吐出来她会污染了,防护服就浪费了,她忍着一直忍。

这些天使故事后来被海蕾精心编辑成了专题《逆行无悔》,一次次在广播中播出,让听众通过电波中这些医护人员的声音,感受到力量和温暖。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