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门"(五):两岸文化留住乡愁

两岸新新闻 2020-10-27 22:22:36

2020-10-27 22:22:36

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精神纽带,厦门是对台文化交流前沿阵地,近年来,厦门牵线搭桥,不断推动两岸图书文化交流常态化;为两岸戏曲合作搭台,助推两岸传统戏曲发扬光大。在你来我往间,两岸同胞不断走亲走近,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中华精神。

厦门外图仓库:这部分区域是要出口到台湾的大陆版图书,后面这块区域是要进口发到大陆各地的台湾版图书。

厦门外图,自1989年成立至今,借力厦门的港口优势与对台交流有利条件,始终发挥着两岸图书交流集散地的作用。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 吴畇希:在最初大陆台版图书市场可能一年只有几百万的份额,到2019年,我们做过统计,两岸往来的图书(价值)已经突破两亿人民币,两百多万册图书通过厦门,厦门外图这个平台进出到台湾跟大陆。

两岸出版交流跨越30载,以书为媒,两岸出版人携手并进。2002年,大陆首家专营台湾图书的书店在厦门中山路正式落成。借由鹭岛搭建的文化之桥,台版图书不断走向大陆更多城市。2005年,首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时至今日,海图会已在厦门和台北两地成功举办了16届,成为两岸图书交易、版权贸易和出版发行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从事出版行业的台商李再星是厦门的老朋友,每年他都会多次往返两岸之间,做台版图书的新书推介、版权交易等等,对他而言,厦门可是一块兴业投资、寻得知音的福地。

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 李再星:厦门外图算是我们开始,对大陆交易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对我们来讲就是供货上的方便性,从早期的"小三通",到现在来讲,海关报关作业变得时效(更快),时间上缩短,交易上的完成或是顺畅度就更快。

2018年,大陆出台"31条惠台措施",其中包括对台湾图书进口业务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进口审批流程等。厦门凸显对台特色,不断加大海峡两岸图书出版业交流力度,业者希望以厦门为基点,把握新机遇,开拓更多合作可能。

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 李再星:因为这样的交流,大家越来越熟悉,彼此的互信基础越来越好,甚至这一两年都在谈有没有合作出版这样的概念。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 吴畇希:通过商业上的市场化运作,能让更多图书到台湾,能让台湾更多图书来到厦门,来到大陆,如果信息能够经由这些图书得到对称,我觉得对两岸交流,包括民心相通都是正面促进作用。

闽台戏曲一脉相承,厦门也不断为两岸戏曲交流搭台。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是两岸戏曲交流的先行者,1994年,金莲陞高甲剧团赴金门演出,成为台湾开放大陆演艺团体赴台演出以来,第一个进入金门的大陆剧团。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 陈炳聪:两岸隔绝了45年,我们45个人去演出,在那边演了45天,当时非常轰动,金门乡亲看到我们,特别是厦门人,泪流满面,因为太久没有见到厦门乡亲,当时在金门引起非常大的轰动。

26年间,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几乎每年都会去台湾巡演,并多次到台湾戏曲学院表演教学,还在厦门为台湾青年剧团举办 "闽南传统艺术种子培训"冬令营。2018年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期间,两岸艺术家和青年学生同台"飙戏",演绎融合高甲戏、客家戏和歌仔戏三种传统戏曲形式的《阿搭嫂》,再创两岸戏曲合作交流新模式。

台湾戏曲学院客家戏老师 李文勋:整个过程中像是两岸的剧种在对话,看似阿搭嫂自己在问话,其实也是两岸交流在这种戏里面。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福建于2019年提出支持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等地方戏曲赴台巡展巡演等多项指导意见。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除了加大赴台巡演力度外,还广开门路招贤纳士,欢迎台湾青年赴鹭岛学艺,用娓娓乡音,筑牢两岸乡亲文化认同的基础。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 陈炳聪:因为(厦门)是一个港口,同时又是一个窗口,能够接受他们,同时又很容易能够去台湾做交流,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艺术的距离。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多年来,厦门以闽南文化为纽带,重点打造海峡论坛、工博会、文博会、海图会等50多个大型两岸交流活动,成效不断提升,厦门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交往最活跃的平台,站在新的时代风口,厦门将继续彰显对台桥头堡作用,不断书写两岸一家亲的精彩故事,传唱闽台亲上亲的乡音乡情。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