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万人成共享厦门社科盛宴

厦门日报 2020-10-26 10:28:05

2020-10-26 10:28:05

市民参加厦门市第十六届社科普及宣传周现场活动。(记者 郭 睿 摄)

10月17日至10月23日,厦门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成功举办。其间,15个大项116个线上线下活动相继登场,380多家单位,3000多人次社科专家学者、社科志愿者参与服务,180多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共享人文社科盛宴。一场场有干货、有新意、有人气的科普互动活动,切实推动社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2005年率先在全省创办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以来,在厦门市社科联的牵头推动下,社科普及宣传周已经成为备受厦门市民期待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普及内容逐年丰富,影响力逐年提升,不仅满足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社科知识的需求,而且展现了我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前十五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进一步创新做实,积极探索社科普及新内容、新形式、新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厦门市社科联将以此为新起点,以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我市社科普及工作提质增效。

线下活动精彩纷呈

“我每年都参加社科普及宣传周,每次都能长知识”

“我每年都参加社科普及宣传周,每次都能长知识。”17日,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金榜广场举行,市民黄亚恩在厦门市钱币学会的展台前,了解如何辨别真伪人民币。他说,自己是社科普及宣传周的“铁粉”,不仅每年都参加,还推荐家人朋友前来。“往年都在中山公园举行,今年虽然换了地点,但一样热闹。”启动仪式现场,不仅有市社科联、市社科院发放社科丛书和宣传读本,还有多家学会、研究会为市民开展公益服务、宣传社科知识,内容较往年更为新颖。比如,市图书馆学会不仅带来传统的阅读推广、地方文献征集、图书馆服务宣传等,还在现场推广数字资源,教市民如何使用线上资源。

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线下活动内容丰富,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除了启动仪式外,还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社科普及基地开放日暨“免费一日游”、“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普及咨询、社科专家进基层服务系列活动、社科专题系列讲座等。其中,备受市民欢迎的社科普及基地开放日暨“免费一日游”活动,今年邀请了60名市民分别到军营村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马塘精神主题馆、海堤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等市、区社科基地现场参观,感受乡村巨变、感悟特区精神。活动期间,50场内容丰富的社科讲座,更是携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决胜全面小康等主题,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学校、机关、企业、部队等,进一步拓宽社科普及宣传周的服务边界,惠及更多市民。

线上活动新意迭出

“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线上线下融合带来的成效”

一只憨态可掬的海豚化身社会科学普及志愿者出镜,讲解《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在寓教于乐中引导观众了解社科普及、参与社科普及。这是厦门市社科联创新制作的《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动漫宣传视频,该视频在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上线后受到各界关注,还登上学习强国、优酷等平台,点击率不断上升,带动厦门社科普及宣传周“潮”起来。

主动融入新媒体时代,挖掘社科普及新内容、新形式、新渠道,厦门市社科联的创新探索,成为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的最大亮点。除了上述动漫视频外,厦门市社科联还推出“社会科学在你身边”微视频展播,持续打造线上社会科学知识有奖竞答。就连传统的讲座报告会也迎来了新气象——直播。15日,市社科联邀请厦门大学教授庄国土走进“厦门干部云课堂”,宣讲“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经济双循环发展模式”,在线收看人数超过5万人次。更多的讲座视频也陆续在厦门社科微信公众号上线。

在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看来,新时代社科普及要有新内容、新形式,也要借助新的传播途径。要选择百姓关注的、贴近民生的内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地方特色的形式;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强调社科普及的重要性,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发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切实推动社科普及宣传提质生效。

“通过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的举办,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线上线下融合带来的成效。以往,我们的社科讲座在大的报告厅举行,可能就是500多人参加,而一场讲座直播仅在线收看就有5万多人次。”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市社科联将在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引领,推动我市社科普及工作迈向“曲高和众”的发展新路径。

【镜头】

市民参加“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活动。(记者 郭 睿 摄)

社科专家进基层服务系列活动走进育秀社区。

本届社科普及周主题报告会现场。

【点击】

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机制

我市社科普及工作

形成特色模式

厦门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圆满落幕,但厦门市社科联的社科普及工作并未结束。常态化、长效性,是厦门市社科联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基本遵循,并在长期的扎实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效,打造出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机制,形成我市社科普及工作的特色模式。

一个阵地:即厦门人熟悉的“鹭江讲坛”。自2006年8月开讲以来,“鹭江讲坛”坚持面向大众、面向基层、资政育人、服务市民,在全市开展社科普及服务。截至去年底,全市49个“鹭江讲坛”举办点共组织举办讲座2700多场,讲坛报告人为有关单位做专题报告8000多场,听众达100多万人次,已成为我市宣传科学理论,普及社科知识的重要平台和品牌,发挥了重要的阵地作用。近年来,市社科联进一步在“鹭江讲坛”的普及性上下功夫,对优秀讲坛进行录播,今年已录制31场,方便更多市民收听收看。

一支队伍:即社科普及志愿者队伍。自2010年成立以来,市社科联在各区、学会、社科基地、社科专家中分七批共招募社科志愿者3238名。建立定点挂钩、定期活动制度,仅去年就支持开展社科普及活动166场。这些社科志愿者中既有龚洁、彭一万等我市社科专家,也有热心参与社科工作的青少年,是我市社科普及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一套机制:即厦门市社会科学普及联席会议制度。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推动各界在社科普及工作中形成合力。本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就实现了市区多部门联动,推动社科普及更广泛地深入市民大众。

阵地、队伍、机制,既是我市社科普及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也是进一步推动社科普及工作的抓手。市社科联将继续发扬品牌效应,推动厦门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