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澎湃”:我和“厦门机场”的故事

特区新闻广场 2020-10-25 21:56:21

2020-10-25 21:56:21

在厦门经济特区建立40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第一个利用外资建设的机场,也是第一个以“国际”命名的民用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始终“敢闯敢试”,走在时代潮头,成为助力特区腾飞的“钢铁之翼”。25日的浪花视频,我们认识一位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首批建设者,听他讲述自己亲历的通航时刻。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以前我读(福建)机电学校,我的老乡他们读交通学校,他们那边在交通学校爬,稍微爬上去高盖山,就可以看到福州的义序机场。就1980年的时候,我去读书的时候跟着同学到那边去玩,然后就跑到上面看飞机,觉得非常新奇,看得很高兴,没想到三年以后毕业,我就来天天看飞机。

王文艺,今年58岁,厦门空港的一名电气工程师。如今在同事们眼中,他已经是最有资历的“老师傅”了。但在37年前,当王文艺毕业分配到当时的“中国民航厦门站”时,21岁的他还是场务队上最年轻的一位见习生。当时,距离整个机场通航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我来的时候,其实就在通航前很紧张的一种设备安装调试那个阶段,我就跟着老师傅,去现场去熟悉检查以及配合。

当时的“厦门国际机场”是在废弃的军用机场基础上扩建而来的。王文艺回忆,机场建设调用了各个地方的相关技术人员,大家同吃同住,不分昼夜,为了能够顺利通航,卯足了劲。那时他负责机场配电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就在坑坑洼洼的工地上,在周围的农田和菜地间,他跑了无数个来回。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我们以前有一个叫导航台,它虽然现在看好像不远,差不多两三公里。但是那个时候是村庄小路,然后要穿过小树林,那边是用架空线架过去的,它万一有断电,要赶快跑过去抢修。其实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我们就是自行车骑来骑去就这样的。

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仅仅用了21个月,1983年10月22日,一架中国民航三叉戟客机从机场跑道上腾空而起,飞往上海。这一刻,意味着“厦门国际机场”顺利通航。当时王文艺就在距离机场跑道二三十米远的航管楼变电站值班,亲眼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当然会比较激动的,因为你想我三年前是在很远的地方在山上看着飞机起降,我们都会觉得很高兴,这一边是近距离的,而且看着那个时候的大型飞机,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这样的。

从“0”开始起步,厦门经济特区从此架起了连接世界的空中桥梁。1988年,厦门市政府正式接管“厦门国际机场”,更名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在特区建设的助力下,机场的发展也跑出了“加速度”。从最初的2150米跑道到3400米跑道,从旧航站楼到T3、T4航站楼,王文艺见证了厦门机场成长的每一步。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可以说机场从小航站到我们现在的算比较现代化的一个候机楼,每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或者大的(事情)的话,我一直都参与着整个机场的配电系统。因为你必须首先先有电,先有规划,然后电力先行,然后其它项目也才能开展,对吧?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这个的话就是我这个区域,这个范围变电站的接线图,因为我一直在机场从事这一块,从机场通航前就来了,而且一直从事配电运营管理专业,现在三十七年多了,一直在这个岗位上面,所以我对这个的话是比较熟悉的。

从“小航站”到“大空港”,王文艺很难想象,最初仅有5条航线的厦门机场,如今年旅客吞吐量已超过2700万人次,航线通达亚、欧、北美、大洋洲。三四年前,王文艺参与了厦门新机场建设初期的配电筹划准备工作。当时的他,已经开始期待着“厦门空港”的下一个新时代。

元翔厦门空港电气工程师 王文艺:可能我会退休了,但是我都希望它建设成最好的最先进的。然后漂亮的一种新机场,到时候我的同事们他们还不会退休,还比我年轻得多,可以到他们那里跟去参观,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期许,做得更好、更先进。

因为我一工作就在这个场所,就在这个地方,肯定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当你倾注了你的努力,你还是有种这种怀念以及希望。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