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厦门最新经济数据公布,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今天下午
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召开新闻发布会
邀请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燕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李薇
介绍厦门市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聚焦重点做到“六个率先”,奋力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这些数据亮眼
与全省相比,10项预期性指标增速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项居全省前三:实际使用外资排名第1。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2。
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排名第3。
与上半年相比,11项指标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收窄,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幅回落。
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实体经济平稳向好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累计为企业减负338.3亿元,兑现“三高”企业财政扶持经费131.2亿元,解决企业需求超1.2万项。企业增值税开票企业数、开票金额分别增长17.5%、17.3%。12条产业链中有7条实现正增长,比上半年多2条。特宝生物等4家企业获批上市,厦门银行等7家企业过会待发行。
实物量指标显著向好
工业用电增长1%,居全省第2,其中9月当月大幅增长8.8%。水运总周转量、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836.7万标箱,其中9月完成105.7万标箱,为开港以来最好成绩,自6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单月突破百万。
重点产业支撑有力
工业基本盘稳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8、1.2个百分点,35个规上工业行业中有28个行业产值增速快于上半年。服务业加快回暖,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3%、6.7%、5.7%、5.1%;批发业销售额大幅增长20.6%,居全省第2;9月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2.7%,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09%,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创新动能快速发展
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5.3%、13.7%。36家企业进入商务部医疗物资出口白名单,软件园一期软件产业孵化基地、厦门生物医药创业创新基地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成5G基站3978个,岛内密集城区、岛外核心城区基本实现连续覆盖。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下半年以来,成功召开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厦洽会等重点招商活动。1-9月全市新生成招商项目9355个,总投资2.45万亿元。其中,高能级项目1020个、计划总投资9269亿元,分别是去年的2.8倍和1.8倍:新增落地项目5912个,总投资9635.1亿元,项目落地率53.8%,比去年底提高35.4个百分点。云知声智汇科创园、优必选智能机器人等新经济项目和TCL华星MicroLED研发中心、宏富达微电子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
内外需求持续改善
坚持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两手抓,开展了“全城欢动消费节”及各类消费季、美食节等系列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持续收窄,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2%、10.8%。全力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转内销、保开工、稳就业,1-9月外贸进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7.6、4.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自贸区新推出创新举措27项,其中“互联网+公证”等11项为全国首创,“航空维修产业职称评审”等3项厦门经验获全国推广。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纳税服务和办理建筑许可做法经验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制定厦漳、厦泉经济合作区建设联合招商机制,签订深化厦龙协作经济区建设补充协议,闽西南发展基金正式设立。
三、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提升
跨岛发展提速推进
中山路片区主要街巷改造提升和立面提升整治工作有序开展,何厝岭兜、湖滨等片区改造提升全速推进。东部旧村改造“大干快上120天”行动全面实施,高林-金林片区实现全片区拆除。岛外四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达71.7%,马銮湾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提前完工,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航锂电项目主厂房顺利封顶、海辰锂电池一期新材料项目开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段实现双线贯通。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持续强化项目攻坚,105个市管省重点在建项目、415个市重点项目均超序时进度,191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完成年计划90.7%,士兰化合物试产,电气硝子三期主体开工。新增“五个一批”项目646个、总投资4716亿元。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排名由一季度的第8位、上半年的第4位提升至第2位。
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巩固
1-9月,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6。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检查通报中名列第一,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建成国内首个专业化医疗废物环境信息监管平台,实现医疗废物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监管和日产日清。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就业收入总体稳定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累计向20.7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稳岗返还7.5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内,较上半年收窄0.6个百分点。
民生短板加快补齐
社会事业投资大幅增长20.6%,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3.2万个,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闽南戏曲艺术中心、新体育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完善,华西医院进展顺利,6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改造完成,建成37家发热哨点诊室,杏林医院及血站分中心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890套,累计在建7.6万套。
还有这些你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前三季度全国经济增速转正,请问厦门的总体情况如何?经济各个行业的表现如何?
答: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主要指标积极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发力。前三季度,厦门市实现GDP 4741.36亿元,增长3.1%,比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是全省各设区市中提速最快的,在全省经济回升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行业看,第一产业增长2.1%,其中,农业总体平稳,粮食果蔬生产稳步增长。第二产业增长3.0%,比上半年回升3.7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强势回升,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0%,比上半年回升8.2个百分点;工业稳中有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35个行业有17个实现增长。第三产业增长3.1%,比上半年回升1.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是我市优势行业,分别增长20.6%、13.3%和16.4%,在全省排名靠前;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两个行业占比较大,分别增长了10.8%和5.8%;交通业、住餐业还有待改善。
总体来说,厦门经济恢复情况良好,主要行业实现正增长,第三季度增长速度加快,充分说明我市经济的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而且一些先行指标也表现积极,工业用电量比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公路、水路总周转量增速均有所提高,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38.0%,反映第四季度预期不断向好,全年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问题二:前三季度我市在全省经济回升中发挥关键作用,请问有哪些亮点?如何评价新形势下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答:前三季度,厦门GDP占全省15.1%,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主要有以下亮点:一是经济复苏力度强于全国全省。GDP、工业、社零、固投、进出口、财政收入等增幅好于全国全省,其中GDP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4和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8和1.2个百分点。二是主要指标排名全省前三。18项主要指标中,增速全省排名靠前的有11个、中游的有4个,中上游指标占近八成,其中,GDP、固投、批发、餐饮、房地产、规上工业等指标居全省前三位。三是新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技术产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前三季度,规上高技术产业增长4.1%,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增长,产品产量增长23.5%,天微电子、芯群集成电路等企业芯片订单明显提升;医药相关行业增长较快,医药制造业增长42.0%,万泰沧海、万泰凯瑞、至善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积极开发的疫苗、检测试剂等产品,订单形势较好。此外,“互联网+零售”增长18.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问题三:民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领域,在疫情影响下,我市社会民生状况如何?
答:前三季度,我市社会民生保障持续增强,“保”的支撑更加牢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市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有所下降,基本控制在目标线以内。二是民生投入明显增加。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6.8%,增长5.3%,强化对群众的兜底保障;卫生健康支出占8.1%,增长10.1%,有效地支撑全市抗疫工作。此外,教育支出占17.6%,增长15.6%。三是城乡居民同步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16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9元,增长5.8%,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9个百分点。四是消费价格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4%,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八大行业价格“五升三降”,其中,医疗保健、衣着、交通和通信的价格同比下跌。
问题四: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从产业领域看,现阶段投资增长情况如何?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助推产业提质跃升?
答: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全省排名第2位,比全国高5.4个百分点。重点产业强力支撑,以高技术产业领域为例,投资同比增长9.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3%和16.0%。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1.4%、26.6%。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下一阶段,我市将围绕既定的年度目标,狠抓“百日冲刺”工作任务落实,聚焦重点难点,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持续跟踪抓好271个亿元以上在建及计划开工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天马六代线、电气硝子三期等项目,推动大博医疗科技产业园、海嘉面粉迁建等重点产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促中航锂电一期、宸美科技等项目投产量产。促进马銮湾新城、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二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抢抓产业结构调整、全球产业链重构契机,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填补产业链缺失或薄弱环节项目;梳理选取重点企业,培育打造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型企业,进一步壮大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千亿产业链。发挥火炬高新区产业联合会、产业协作联盟等平台作用,加强大中小企业间对接合作,提高本地化配套率。
三是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行动。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网络,推进嘉庚实验室、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平台、生物医药保税平台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坚持应用导向,加快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开源芯片、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发展,引导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步,厦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围绕“六个率先”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