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0-10-16 18:50:44

2020-10-16 18:50:4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三五”以来我国民生事业的历史性进展与创造性经验

作者:王道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领域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历史性进展,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书写了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光辉篇章,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十三五”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体现在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精神创造乃至人类发展等各个层面。

在生活层面,为绝对贫困人口提供较为健全的生活保障。2016年以来,我国累计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至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超过30%。到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将如期实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彻底解决。

在制度层面,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十三五”以来,我国致力于脱真贫、真脱贫的制度建设,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体制上,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各类定点扶贫机制。在制度上,以厚植农村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为目标,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工程,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长远规划上,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逐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从根基上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精神层面,凝聚起决胜脱贫攻坚强大精神力量。在举全党全国之力消除绝对贫困的波澜壮阔进程中,社会各界展现出磅礴精神力量,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自立自强、共建共治等精神特质,体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文化品质等软实力的提升。

在社会发展层面,构筑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样板工程。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而且具有人类文明发展的典范价值。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作为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誉为“减贫领域的世界纪录保持者”;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将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写入其中。事实证明,中国的脱贫攻坚行动拓展了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途径,为破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作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多面向内含的概念,民生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迥然相异。“十三五”以来,我国民生工作实现“从有到优”,不仅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而且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

从绝对数量看,城乡居民生活更加宽裕。“十三五”以来,我国连续四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约40%。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这表明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人民生活相对宽裕阶段,全体人民共享新发展成果,消费层次持续提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从收入水平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缩小。“十三五”以来,我国连续四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3∶1,2019年降至2.64∶1,部分省区市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均等化。

从结构变迁看,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和占比是衡量改革成果公平配置和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十三五”以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持续上升,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为标准,2019年年底我国已有超过1.4亿家庭、4亿人成为典型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增速均为世界之最。

从外部保障看,实现了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与经济转型升级良性循环。“十三五”以来,“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融入学术话语、政策话语和生活话语之中。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长,倒逼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民生领域的大量投入开始转化为消费力,促进新兴产业不断兴起、经济动能不断优化。

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体现中国特色、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迈进世界中上行列,其中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每一个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十三五”以来,我国坚持将就业优先政策摆在宏观政策层面考虑,努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16年至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5378万人,累计2209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累计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1213万人,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出台一系列扶助政策,居民就业得到良好保障。通过不断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提倡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和谐就业和体面劳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障是一项具有社会安全网功能的基础性社会保护制度。“十三五”以来,我国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兜底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以统筹和可持续为目标,不断推进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制度体系建设,推进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201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39.8和48.9平方米。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三五”以来,我国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让人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福利正不断筑牢亿万民众幸福生活的健康之基。201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降至5.6‰,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7.3岁,居民健康素质总体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创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新时代民生工作经验

“十三五”以来的民生工作,为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经验启示。这些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民生保障优势。党的领导是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的优势,增强各级党组织在民生建设过程中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等方面的能力。

全面准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昭示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有效激励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和自主创新各项民生保障制度,形成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社会合力。

实现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举并重。随着民生改革不断深入,除了要继续做“皆大欢喜”式的增量改革,更要做深层次的存量改革。既要推进增量改革,从而为存量改革奠定基础;更要以存量改革来推动新的增量改革,实现两者间高水平均衡。

遵循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新规律。既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作用和政府功能,更要动员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社区和个体积极参与,在不断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动的社会合作局面。既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客观生活状态,更要重视引导人民群众的主观心理感受,准确认识和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既要遵循民生建设规律进行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民生制度建设,也要时刻关注基层鲜活实践,及时将可复制的地方经验纳入中央决策体系,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良性循环。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