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际减灾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厦门已有102个
关注国际减灾日:避灾数字地图上线 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防灾减灾,对于每个城市,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今天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目前,我市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地如何呢?
避灾数字地图上线 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如何第一时间找到就近避灾点?从今年年初开始,湖里区开始尝试,将辖区内自然灾害避灾点的数据,上传到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实现“两张地图一键导航”,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湖里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 吕子铭:在我们的搜索栏里面输入避灾点,然后进行搜索,选择一个最近的避灾点,然后通过一键导航。步行导航开始,请沿当前道路向东出发,到达我们的避灾点。
今年5月初,湖里区已经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辖区内67个避灾点信息的全部上传。目前,集美区、翔安区、思明区也正在陆续展开数据录入。
第一时间找到了就近的避灾点,但避灾点当中的各项应急物资,能否满足灾害下居民们的使用呢?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西社区今年正在申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社区内共有两处避灾场所,在其中一个避灾点内的应急物资储备库里,记者看到,各色应急物资一应俱全。
记者 肖鑫:夏天盖的毯子,冬天盖的棉被,还有这样的救生衣、席子等等。在我身旁有这样一份前埔西社区应急物资的台账,也是对这里面所存放的物资,标注得非常清楚,一旦碰到这样的一个突发的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来到这里,领取相应的应急物资。
据介绍,前埔西社区属于典型的林边社区,紧靠磨心山,主要可能面临火灾、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今年,社区不仅对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了升级,添置了铁锹、应急灯等应急物品,还开展隐患整治,进一步强化避灾点的应急救助功能。社区还配备两个微型消防站,并设置了专门的灾害备用医疗点。
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西社区党支部书记 詹雪梅:社区总人口也达到了18000多人,我们整体的配置情况来看,基本上能够满足应急的这方面的一个需求。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厦门已有102个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10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今年有8个社区在争创申报。
关注国际减灾日:厦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和救援能力居全国前列
应急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厦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决定了我市应急救援任务的多样性。我市已建立起富有厦门特色的海陆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和救援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我市背山、临海,时常遭受台风、暴雨等极端气候影响。为了防范“海陆空”各类风险隐患,我市着力构建全方位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今年8月引入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市驻防分队,填补了我市森林消防领域无“国家队”的空白;9月,我市在安能集团厦门分公司挂牌成立“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厦门基地”和“厦门市应急救援机动支队”,提升了在自然灾害方面的专业救援能力;作为全国四个拥有空中救助飞行队的城市之一,9月29日,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明确,组建“厦门市空中救援中心”。
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主任 杨晓东:我们依托东二飞这支空中救助的“国家队”,来搭建厦门市的空中救援中心。采取“部地联合”的方式建立的空中救援中心,厦门目前也是国内第一家,下一步我们通过成立空中救援中心之后,我们会加快推进陆域空中救援能力的提升。
按照有效应对多场景、全灾种的目标,我市构建了以市消防救援支队、森林消防厦门驻防分队、东二飞、东海救助基地、安能集团5支国家队为主力军,地铁、燃气、地震等行业专业队伍为骨干,曙光、蓝天等社会应急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富有厦门特色的海陆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覆盖各区域、各灾种、各行业、各层级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了512支13000人的全灾种、综合性、尖兵型应急救援队伍。
下一步,我市还将建立应急救援“国家队”与地方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共训联演和救援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应急救援快速保障能力。同时,加快建立应急志愿者认证和救援补偿制度。
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主任 杨晓东:从而鼓励企业,第三方和志愿者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不断壮大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力量,激发全社会投入应急工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