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段顺利实现贯通:风化槽长1.2公里 地质复杂国内罕见
今天(9月26日)上午,全国首个工法结合海底地铁隧道——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段顺利实现贯通,这标志着3号线(火车站到蔡厝)全线实现贯通,也为3号线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约6.5公里的地铁3号线过海段,一头连着湖里区五缘湾,一头连着翔安区刘五店,飞驰的地铁列车仅需4分半钟即可实现跨岛出行。在建设者们4年9个月的努力下,今天上午,隧道最后一方石块被挖开,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段实现双向贯通。
风化槽长1.2公里 地质复杂国内罕见
据介绍,地铁3号线过海段海域区间长约4公里,是整个3号线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存在着多个风化槽、风化囊等地质现象,是国内地质情况最复杂的海底地铁隧道之一。由于地质复杂多变,施工风险极大,施工单位选择‘矿山+盾构’的组合工法,将两种工法的优势相结合开展隧道施工。这其中,矿山段海域段分布着9处风化槽,长达1.2公里,占矿山法海域段双线全长的23%。风化槽如同外脆内软的夹心饼干,与海水相连,极易产生涌水突泥及坍塌。施工人员在一些局部硬岩石钻孔时,每小时出水量达到了250立方米,相当于2个小时就可灌满1个小型游泳池。
中铁隧道局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通道现场负责人 阳云:本标段从开工到贯通经历了87次注浆堵水,历时了390天,最大涌水是2万8千立方米一天。
盾构加矿山联合作业 啃下施工“硬骨头”
而在另外一端盾构法海域段作业区间,由于需要穿越长距离的富水砂层、孤石及上软下硬地层,这对最怕“软硬不均”地质条件的盾构机来说,也是一大风险点。对此,轨道集团和参建单位先后创新了多个工艺工法,攻克了孤石群、全断面砂层、风化深槽等复杂地层,以及高水压环境下盾构密封等施工难题,实现了行业多项技术零的突破。
厦门轨道集团建设分公司总经理 陈晓坚:今天的洞通对下一步整个3号线明年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地铁的特点洞通以后,我还有轨通、电通、列车上线、联调联试还是试运营准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风险极高、难度极大,3号线过海段为何在架桥与隧道中偏偏挑选了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厦门轨道集团建设分公司总经理 陈晓坚:因为我们的头顶上是厦门东海域很漂亮,又是白海豚核心保护区,同时,第二隧道有个好处,厦门是沿海城市,我们为了隧道可以避免在台风期不停运,为老百姓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