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气象局参与我国空间天气地基探测中的电离层垂直观测
空间天气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和天气预报不一样,并不是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和感受得到的,不过对于现代许多高新技术和产业,尤其是人造卫星等太空研究和作业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
空间天气会影响无线电通信
地球上的风、云、雨、雪等,发生在地球大气层的对流层里。而空间天气则是发生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袤空间,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更广义的空间天气则可以包括整个太阳系,甚至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
空间天气研究太阳上出现的耀斑和日冕物质的抛射等剧烈活动,其实质主要是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的变化。它们会给地球万物(包括人类健康),尤其是人造卫星运行和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太阳是距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除了阳光以外,太阳还每时每刻往外喷射着高速带电粒子流,称之为“太阳风”。当太阳风十分强劲时,称之为“太阳风暴”。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会产生激烈的扰动——磁暴,会直接在供电网中诱发强大冲击电流,破坏电力系统的变压器,对输电系统和地下管线造成破坏,造成大面积停电。
航天器最容易受到太阳高能粒子的损伤,这是日冕物质抛射或由太阳耀斑加速产生的。据统计,约有40%的航天器故障来自空间天气灾害。
当空间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信号传输会受到影响,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电离层闪烁可导致GPS卫星导航定位误差高达几十米至几百米,甚至信号中断。资料表明,有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癌等,也会受其影响。
空间天气预测采用“计算模式”
人类要避免空间天气的危害,就要预知其发生。为此,必须先掌握(监测)其活动规律,然后才有可能进行预报。
空间天气的监测分为地基监测和卫星监测两种。地基监测建立在地面上,通过观测地球磁场从几秒到几天内的变化、观测太阳表面和太阳大气所产生的无线电噪声,监控空间天气的活动情况。
卫星监测依托人造地球卫星,通过卫星上的磁强计、高能粒子探测仪、太阳X射线成像仪、远紫外成像仪等,持续不断地观测太阳风和太阳电磁频谱。中国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也加入了卫星监测行列。
空间天气的预测是通过建立空间天气模式来进行的。该模式是指计算机对空间环境的模拟,与气象计算机天气预报相类似。该模式根据有限的一组数据值,推断出描述模式中整体或部分空间天气环境的值。每一个模式都对环境随时间演变进行预测或部分预测。计算模式则使用一系列的高等数学方程来描述所涉及的空间天气数据的物理过程。
我国空间天气事业紧追先进水平
空间天气这一概念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正式提出。到20世纪九十年代,空间天气的重要性开始在国际上得到认同,各个国家开始提出实施各自的空间天气研究计划。
美国对空间天气现象的基础研究和空间天气的业务预报开展得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牵头研发了SOHO、ACE、WIND、STEREO、SDO等空间探测器。这些观测数据是目前对空间天气全方位认识的前提,为准确进行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和预测依据,美国还组织了规模宏大的空间天气计划,如国际与星同在(ILWS)计划。
此外,国际上还发起组织了“国际空间天气计划协调组”(ICTSW)、“国际空间天气监测计划”(ISWI)等机构,协调全世界与空间天气相关的研究、预报和数据交换工作。
中国空间天气事业起步较晚,目前大约为二流国家前列、紧追先进国家的水平。中国负责空间天气的机构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它是我国空间天气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对推动我国空间天气事业发展具有重要领头作用的研究集体,主要负责空间天气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二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它由中国气象局组建,是我国执行空间天气业务的实体单位,负责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和系统建设,开展空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
厦门电离层垂直观测站 提供海峡两岸预警服务
厦门市气象局参与了我国空间天气地基探测中的电离层垂直观测。其观测站于2007年在厦门气象台建成。2015年又在翔安区大嶝岛升级改造观测站,提高了厦门电离层垂直观测站的观测业务能力。该观测站可获取高质量的电离图,可提供台湾海峡周围的电离层监测预警服务,还可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海上短波通信提供优质的电离层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