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推动更深层次改革 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新格局
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一列列满载的中欧(厦门)班列从这里启程,横跨亚欧大陆,直抵中亚和欧洲。5年来的1800多个日夜里,这条“钢铁长龙”在崇山峻岭间奔驰跨越,打通国家物流新通道,深化交流互动,犹如画笔,不断书写着“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新篇章。
开足马力的“钢铁长龙”,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递着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信号。如今,厦门自贸片区不断强化在“一带一路”发展格局中的担当,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索先行经验,以改革开放实际成效推动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开放发展 牵手“一带一路”
一头翻山越岭。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成果,中欧(厦门)班列的稳定开行,快速奔跑,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穿针引线”,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贸易往来中跑出了“加速度”。
一头跨越海洋。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合作平台在厦门启动运营,构建起一条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相得益彰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通道,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中欧班列启运地,厦门充分借助自贸试验区开放载体优势,着力发挥“丝路海运”核心区优势,将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支持“丝路海运”班轮与闽台海空航线、中欧班列对接,发展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业务,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过境货物海铁联运,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务实高效发展。
“我们以重点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中欧(厦门)班列两个平台的协同发力,以多式联运为切入点,实现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和区域协同发展双赢。”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片区充分发挥海铁联运、集装箱过境运输业务试点和“厦门+”城际合作模式等特色叠加优势,推动形成跨越海峡、横贯欧亚、东西海陆并济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成了“一带一路”中“海丝”和“陆丝”无缝衔接的重要枢纽节点。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厦门自贸片区在世界经济融合的大潮中谋划未来,以改革创新持续为“一带一路”发展提质增效,加力提升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级。
如今,片区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经贸交流,吸引17个“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63家境外银行在厦门开立83个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累计清算1492亿元。至今,厦门港开行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达51条,成立了“丝路海运”联盟,吸纳了全球近170家港航、物流、贸易等知名企业成为联盟会员。
以平台建设 集聚发展动能
汽笛声声、船来船往的背后,是厦门自贸片区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以重点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度创新系统集成,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努力把制度创新的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如今,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航空维修等14个重点平台,成为厦门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的重要展示窗口、重大招商项目孕育和落地的重要载体,以及服务两岸融合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和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舞台。
其中,中欧(厦门)班列作为厦门自贸片区重点打造的一大平台,五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定开行至欧洲、中亚及俄罗斯等三条国际货运干线,主要通达12个国家和34个城市,成为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典型案例。
疾风知劲草。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和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厦门自贸片区认真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稳住外贸外资,充分发挥中欧(厦门)班列这一国际物流新通道的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三条线路加密开行班次,填补海运、空运运力缺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住外贸基本盘,畅通国际防疫物资运输,打通疫情防控补给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大局。
沿着这条“钢铁丝路”,千余吨防疫物资顺利发往波兰、德国、俄罗斯等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抗疫和助力厦门全市化危为机复工复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向世界展现了中欧(厦门)班列所具有的强大潜力。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中欧(厦门)班列运载业务逆势增长,发运177列,货值44.64亿元,分别增长30%、47%,累计发运816列,货值168.51亿元。
高水平开放格局 促进招商引资
去年以来,全市奏响抓招商促发展的主旋律,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探索与实践中,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形成了举全委之力抓招商、以扩大开放促进吸引外资、围绕重点平台精准招商的“三大法宝”。
其中,在统筹调度推进招商工作方面,厦门自贸片区建立“一个产业平台、一个招商方案、一批目标企业、一支招商小分队”的“四个一”招商机制,形成航空服务、航运物流、融资租赁等7支“招商小分队”精准招商。同时,开展招商引资竞赛,充分调动全委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外资企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厦门自贸片区发挥开放发展和制度创新优势,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文化、法律服务等领域投资的准入限制,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等贸易便利化措施……为外商投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外资企业落户片区。片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减负”,让更多企业享受改革创新红利。
平台招商是厦门自贸片区的优势和特色。厦门自贸片区在重点平台建设中以服务链支撑创新链,以创新链打造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招商链,招商链反过来倒逼服务链升级,环环相扣、链链相接的“四链融合”模式,成为完善产业闭环生态圈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促进新兴产业聚集。
厦门市委市政府把今年定为“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攻坚年”。当前,厦门自贸片区正在加快打造“数字自贸区”,以培育数字化产业链条为目标,强化数字产业与“数字自贸区”建设的互动,着重发展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监管、数字服务等数字经济,不断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集成创新、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进入精细的“工笔画”新阶段。在这张巨幅画卷中,厦门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庄重承诺,在改革路上强化统筹谋划和系统集成,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赓续改革开放的精神血脉,力争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走在前头。
【链接】
重点平台推介 助力文化出海
厦门自贸片区以“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厦门为契机,从文化保税、对外文化贸易、两岸合作模式创新等多角度助推产业升级,着力打造立足两岸、深度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截至2020年6月,片区累计注册文化企业1959家、注册资本112.8亿元;带动全市实现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49.32亿元,同比增长14.9%;培育博乐德艺术品保税共享平台,累计办理进出口艺术品金额约30亿元;举办东南亚图书巡回展、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2019D-One”手游联赛、犀牛奖等展会赛事活动。
打造“中国芯”
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自身制度创新和“双自联动”优势,依托集成电路双创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保税监管创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引领力、创新力的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核心区、“双自联动”示范园、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重要园区。目前,园区内已建成7个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对外开展服务,构建了全国首个集成电路设计全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跨境电商助外贸转型
厦门自贸片区以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围绕“平台+基地”发展思路,持续打造多个产业园区载体,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推动跨境电商产业要素聚集发展,有力支撑着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1-7月,厦门企业跨境电商进出口(含B2B及B2C)总计约16.77亿元,增长70多倍。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约16.64亿元,增长74倍。
【数据】
●今年1-8月,中欧(厦门)班列运载业务逆势增长,发运177列,货值44.64亿元,分别增长30%、47%,累计发运816列,累计货值168.51亿元。
●截至目前,厦门港开行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达51条,成立了“丝路海运”联盟,吸纳了全球近170家港航、物流、贸易等行业知名企业成为联盟会员。
●今年1-8月,厦门自贸片区新增入库项目814个,总投资额2674亿元;新增落地项目420个、投资额707亿元,其中落地高能级项目38个。
【中欧班列大事记】
●2015年8月16日
首班中欧(厦门)国际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出发前往欧洲波兰,成为全国首列从自贸试验区开出的中欧班列。
●2016年4月21日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一周年之际,首单台湾货物通过中远之星客货滚装轮抵厦门港,经班列转运欧洲。
●2016年10月8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厦门被列为沿海重要港口枢纽节点。
●2017年3月2日
中欧“安智贸”首条铁路专列正式启动。冠捷电子货物获波兰“安智贸”认定,实现双方海关的监管互认,标志着中欧(厦门)国际班列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实践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2017年8月25日
中欧(厦门)国际班列首列建发专列开出,成为厦门首条定期往返莫斯科直达专列,为厦门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开辟双向“快车道”。
●2018年7月9日
中欧(厦门-布达佩斯)直开班列首发。
●2018年12月30日
首批越南货物通过海铁联运搭乘中欧(厦门)班列发往俄罗斯莫斯科。
●2019年7月24日
首批印尼雅加达国际过境货物搭乘中欧(厦门)班列发往德国杜伊斯堡。
●2019年11月10日
首批韩国货物通过海铁联运登上中欧(厦门)班列发往俄罗斯莫斯科。
●2020年1月25日
大年初一,中欧(厦门)班列“新春”班列满载48个40尺集装箱驶向德国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