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经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发展脉络、主要内容,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笔者认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将党的初心和使命制度化,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需要真情的投入,更需要真理的引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主观世界改造和客观世界改造统一起来。初心指向主观世界改造,涉及“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使命指向客观世界改造,涉及“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它既指向主观世界改造,是推进自我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又指向客观世界改造,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行动指南。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就是发挥制度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推动全党恪守党的性质宗旨,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锤炼党员干部政治品格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主题教育要培元固本,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不仅是党的建设经验的历史传承,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要求,是党的伟大使命的实践要求,更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统一。
从个人而言,需要对照党员标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用初心使命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对组织而言,必须从整体层面和长远目标上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既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赢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表达了我们在党的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方面的决心。这次主题教育是对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一次大检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再推进,完成好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来保障。
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关键在于落实和深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为了给人民创建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这与我们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相契合,基于这一初心,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就必然要求我们肩负起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任。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培育起富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党内政治文化。要让先进的政治文化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也要成为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实现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结合。正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强调的,“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确保我们在新时代“新长征”中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