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友城”格局基本形成 厦门将优化布局精选新结友城
昨日(27日)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厦门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自2008年起,我市连续六次荣获“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截至目前,我市已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缔结了21个国际友好城市,与12个城市签订了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协议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友城”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根据各友城不同特点和优势领域,重视与友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如利用美国巴尔的摩市、新西兰惠灵顿市先进的医疗医护技术优势,我市卫健系统分别与上述友城知名医疗机构或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机制,派我市医疗技术人员出国进修深造,开展医疗项目的交流合作。我市不断以文化交流提升城市软实力,各类艺术组织来访厦门,我市中学生交响乐团前往友城演出,部分中学与国外姐妹学校举办互访、同宿共学活动,人文交流多元惠民。友城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对推进厦门城市国际化起了重要作用。
在新结友城的选择上,我市更加注重利用区位优势配合“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等,精选城市,优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