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厦门篇(四):国企助力“泛旅游” 开辟乡村发展新天地
今天(8月16日)的《丰年》系列报道厦门篇,我们带您走进两个别具特色的乡村,那里传统与现代交织,住在古厝里也能享受到星级酒店的条件设施。近年来,厦门的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运营机制,持续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国企+村(居)”的合作建设发展模式,不仅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效应,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三明电视台记者 陈诗:早上好!(印尼话)南洋美食、斑斓服饰、独特的南洋风土人情。你以为我们出国了吗?没有!这里是厦门竹坝农场!素有“小联合国”之称,是一个融南洋风情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好去处。
充满东南亚风情的建筑、成排栽种的王棕、四季常青的羽状树叶,满眼的葱郁,与蓝天相衬,随手一拍都是风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数千名来自东南亚八个国家的华侨陆续到这里安家,竹坝也成为了厦门最大的国有华侨农场。
刘瑞金是侨二代,她在竹坝经营糕点手工作坊和南洋风味餐厅,每到周末是她最忙碌的时候。让刘瑞金津津乐道的是,她和国企厦门国贸集团互为房东。她租赁了国贸的场地经营南洋风味餐厅,而把自己的房子租给国贸做民宿,经过专业团队的装修设计,每间民宿价格从原来的200元涨到了现在的500多元。
竹坝巴厘岛美食馆负责人 刘瑞金:你走近给厦门国贸装修的这栋房子,来看的那些村民很讶异说,怎么会改造成这样。以村民的一己之力是达不到这样装修效果的。
两年前,国贸控股集团与同安区政府组建成立国贸文旅公司,积极推动竹坝五显片区打造为国内一流乡村振兴样本典范。目前,这里改造了27幢民宿,成为网红村庄,不少游客纷至沓来。有了旺盛人气,还得有产业加持。为此,厦门国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形式,引入电商模式,让产品入驻万科“住这儿”APP,游客不仅可以实地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一键购物。
厦门国贸地产集团文旅公司副总经理 陈广东:直接间接增加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村民开展民宿经营、蔬菜种植等,实现村民增产增收百余万元。
在翔安大帽山寨仔(读崽)尾村的半山腰上,矗立着一座座以五星级酒店为标准打造的民宿。这是厦门首个由市、区两级国企特房集团和翔投集团共同牵头建设的大型休闲农业项目——“大帽山境”山居田园度假区的一部分。大帽山的蜕变,就是从这些民宿开始。过去由于偏僻落后,寨仔尾村许多村民搬迁到城区,留下了不少无人居住的闽南大厝。自从2017年底国企进驻之后,采取了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方式,将这里的老宅改造成别具闽南韵味的民宿,以高标准建设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随着大帽山境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这里的民宿从开业时的8间发展到如今的84间,遇到节假日,客房经常供不应求。除了民宿之外,项目还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商业配套,从餐厅、咖啡厅、茶室,到手工作坊,一应俱全。这间手工作坊的主人,是村民黄根土。今年38岁的他从小生活在大帽山,2015年迁到城区后不久,看到村庄旧貌换新颜,他又回到了这里,将古厝租赁出去,还在特房大帽山境旅游服务公司得到了一份工作。
厦门市翔安区大帽山寨仔尾村村民 黄根土:特房过来开发之后,条件好了,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来就业,收入也比以前在别的公司上班还高一点。
厦门市特房大帽山境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洪华士:整个公司一百二十几号员工,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本地的村民基本上大概年收入能达到六七万,有的甚至不止。
【记者手记】
农场变景点,村庄成为度假区,国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市场化运营、特色项目带动,达到政府、企业、村民三方共赢。古厝农地“活”起来,村民既拿“租金”又领“工资”,这一个个“造血项目”,不仅开辟了乡村发展新天地,同时展现出国企赋能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
《丰年》系列报道到今天就全部结束了,小康不小康,记者问老乡,镜头上,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无不展现着闽西南五地市老乡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满生活。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只要我们开阔脱贫思路,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家的小康路也将越走越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