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佳阳畲族乡:脱贫致富快 全靠产业带

东南网 2020-07-30 10:24:07

2020-07-30 10:24:07

福鼎佳阳畲族乡立足生态和区位优势,对应“山海畲”元素,打造“绿蓝红”三条彩色产业带,走出一条富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脱贫致富快 全靠产业带

位于闽浙交界的革命老区福鼎佳阳畲乡,迎来发展新契机。

“宁东高速及互通口建成后,佳阳将成为福鼎东大门,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佳阳畲族乡党委书记何晨旭说。

做强绿色山地农业带

在5月底举行的宁德市第九届茶王赛上,佳阳重点茶企——本境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本境白毫银针摘得金奖。

这是佳阳绿色崛起的一个缩影。

“靠山吃山。我们着力打造以福鼎白茶、特色花卉和特色畜禽为主的绿色山地农业带,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何晨旭说。

同时,借鉴白茶发展经验,佳阳积极鼓励农户发展乌稔树、三红蜜柚、东魁杨梅、水蜜桃等特色产业,吸引农业龙头企业落户,让农民增收更有保障。

如何唤醒长达30.8公里的优越海岸线资源?佳阳畲族乡选择向海放歌,打造以大网箱养殖、海上休闲旅游等为主的蓝色海洋产业带。

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涉及158户渔排养殖户,占福鼎全市任务的三分之一。突破口在哪里?

福鼎市沙埕湾海之梦有限公司负责人卓招衡就是清海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

“改才有出路,闯才有活路。在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同时,我一直思考如何延伸海上产业链,这与乡里加快渔旅结合的理念不谋而合。”卓招衡组建起沙埕湾海之梦有限公司,按照“村+乡办企业”的发展模式,参与安仁窑脚海上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福鼎首个海上休闲旅游综合体项目。

发力红色畲乡旅游带

7月2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逍带着研究生范译馨来到佳阳乡周山村,瞻仰鼎平县委旧址、光荣亭、红军洞,开启一场畲乡红色文化田野调查;同一天,一批来自浙南的自驾游客,来到这片远近闻名的闽浙边界红土地,给精神“补钙”。

“今年以来,我们村已完成村庄总体规划,中共鼎平县委旧址纪念馆建设提速,目前正加快红色遗址、石屋等原生态资源和牡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把古厝开发成民宿。”村党支部书记周义利说。

据介绍,佳阳乡正全力打造红色畲乡旅游带,构建“一心三圈”大格局,即以集镇为中心,打造三个乡村游主题圈,以周山村、佳山村为支点的“红色文化圈”,以双华村、罗唇村为支点的“民族风情圈”和以安仁村、蕉宕村为支点的“海湾休闲圈”,推进农旅、茶旅、渔旅融合发展。

打开看厦门APP获得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