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厦门火龙果形成产业链
央视《新闻直播间》7月28日报道厦门火龙果形成产业链,报道内容如下:
当下正值夏季热带水果丰收,厦门翔安区新店镇大宅村是福建规模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1400多亩火龙果迎来丰收。为了减少疫情对农民带来的影响,今年大宅村的火龙果种植引进新品种,用上科技手段,让一亩地里能够多产果,产好果。
晚上19:00,夜色降临,大宅村的农田里,2万盏LED灯同时点亮,将1400多亩火龙果田照得灯火通明,星星点点的火龙果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不过,照亮火龙果田可不是为了招揽游客,这是当地果农为了增产增收用上的新技术。
大宅社区党委书记 陈锦芳:晚上开灯是补光增产的作用,还有会增加火龙果的品质跟口感。我们现在这个甜度都达到20度以上才进行销售,增加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夜晚补光催花后,火龙果的产果期能从6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春节,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7月是火龙果的丰产期,白天,火红的火龙果挂在藤条上,在阳光映射下,十分壮观。每天5点,果农就开始在地里采摘火龙果,不少采购商直接蹲点在合作社门口,新鲜的果实还没分装分拣,已经被预订了,据统计,每天有超过10万斤火龙果从大宅村销往全国各地。
采购商:(今天准备收购多少)收购3000斤,这边的比较早熟,早熟所以先来这边采购。
大宅村果农 陈小琴:(我们现在看到的火龙果是都订完了吗)订完了。(卖到那里去)都有,厦门,泉州,石狮,福州。
据了解,大宅村民一直依靠种地为生,不过由于村里农田只有1800多亩,过去靠种植地瓜、花菜等蔬菜,产量不高,价值也不大。20年前,在两岸农业合作带动下,大宅村开始引进火龙果种植技术,如今火龙果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今年,今年为了减少疫情对果农的影响,当地政府鼓励果农在种植技术上进行创新,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果农予以资金补助,目前村里大部分火龙果都已经是第四代新品种,在甜度上比过去提高了。
大宅村果农 陈水清:目前这是最新的红心火龙果(品种),里面含的花青素是最高的,还有一个好处,它的果皮比较厚一点,比较耐运输。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这个缺口不易裂,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不仅有红心火龙果,在大宅村的育苗棚里,记者还看见了5000多株果农自己培育的黄龙果、青火龙果等全新品种,未来不仅果实可以销售,苗木也将成为新的收入来源。
新技术的运用,延长了产果期,产量同比增长了10%。虽然受疫情影响,火龙果价格有所下降,但亩地还是增收了3000元。预计今年大宅村火龙果收入将超过4500万元。
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陈海云:我们现在这个育苗棚育的是黄龙果,目的是想育出新的苗,更新换代。青龙果、黄龙果目前在市面上还是很少看得到的。它的价格比红心的、白心的都要翻好几番,所以从经济效益上来来说会更好。
不仅要让一亩地里产出更多的火龙果,在厦门大宅村火龙果基地还从田间到农舍创新火龙果产业,一颗火龙果在这里有了更高的附加值。
总台央视记者 陈子淳:在村里,我们发现有很多像这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老厝,过去是村民自己的住处,而现在经过重新装潢,也已经变成了田间的家庭旅馆,还有餐厅。
厨师 蔡镇鸿:每天早上村民们新鲜采摘(火龙果花),送到这边来,白灼,加上秘制的酱料,还有火龙果馒头,火龙果沙拉,火龙果花炖老鸭,我们现在有火龙果12道村味。
游客:正常我们吃火龙果都是吃中间的肉,但是刚刚吃的就是火龙果的叶子,就会觉得说一方面是比较有新意,确实是出乎我们的想象。
红砖老厝改成家庭旅馆,农舍改造成了餐厅,田间小道也变成旅游步道,在引进了国企+合作社+果农的模式后,大宅村全新开发的田园观光,把更多游客留在村里,年轻人在家门口也找到了工作,为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厦门香境旅游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清文:把大宅吃住行、游购娱各种元素进行配置,做了一个样板出来,这个样板重点在于可以引导村民,参与到这样一个开发模式中来,未来能够在家乡自己致富,能够通过青年返乡来参与到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中来。
在新思路的带动下,大宅火龙果的销售方式不断创新。过去只靠着采摘增加收入,只能坐等采购商或者游客上门的果农,现在思路都开阔了起来。在村里的一个合作社展区,记者就看到了十多种火龙果的深加工产品。村民陈海云过去在副食品车间里工作,这几年,她把在工厂里学到的深加工技术,引入到火龙果上,加工成果酒、果茶、果干、面食等副食品,不仅卖相好,销路也不错。
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陈海云: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看到小的因为长相不好,而不好卖,但是其实它的甜度口感一样是很好的,只是因为比较小,长得不好看,价位卖不出去。通过我们合作社研发的二产,加工成火龙果酒、火龙果干片、火龙果茶,还有利用它的颜色添加到面点上面,通过二产把小果、裂果等外表不好看的果,进行再利用,把它作为二产做加工出来增加它的附加值,提高它的价格。
销售方式的多元化也减轻了受到疫情影响的火龙果销售市场。凭借高产量、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大宅村今年预估火龙果副食品加工收入可以达到近200万元。不仅如此,今年当地政府还计划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在田间开展创意集市、采摘节等活动,为农民增收提供政策扶持。
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镇长 王达:围绕增产跟增收的话,首先我们想办法怎么让每一亩火龙果地里产出更多火龙果,从增收方面,通过火龙果的加工,其次更重要的,短期比较快的奏效的是发展乡村旅游,在疫情期间化危为机,除了火龙果本身的销售和加工之外,增加了老百姓很大一块收入。
据介绍,在厦门翔安区,还有12家像大宅村这样通过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的产品包括胡萝卜、马铃薯、葱蒜和白菜等,全区特色农业今年1-5月总产值已超过12亿元。